方教授想從輪椅上站起來,推他來的是他的兩個學生,立即扶他起來,用一對雙拐架住他,畢竟他全身多處骨折,需要雙拐輔助承重,以減少全身承重部位內固定的應力。
他繞著手術機器人,這里摸摸,那里看看,問的很詳細,陳智一一回答他的問題,他時而皺眉,時而點頭,心里琢磨著怎么改進一些關鍵部位的材料,這樣可以提高手術機器人的精度和反應速度,同時還可能會降低成本。
“陳工程師,你要是方便,你將你的一些技術資料送過來給我看看,你放心,我不拍照,不復印,看完之后還給你,我剛看了一圈你這機器,好幾個地方,包括微型直線電機的材質可以改進,改進之后理論上可以提高精確度、反應速度和耐用性。”方教授熱情地說。
原來方教授是想幫助改進手術機器人的零部件材質,難怪他對手術機器人這么有興趣。
“當然方便,稍后我就將資料送到您的病房,要是方教授您方便,我有幾個有關材料學的問題請教您老。”陳智抓住機會,他以前有很多材料學上的疑團,現在正好向院士請教。
楊平因為病房有事要離開,宋子墨找他討論病例,他離開實驗室的時候,方教授和陳智還在討論手術機器人,熱愛技術的人惺惺相惜,碰到一起,有很多問題要討論。
醫生辦公室里,專業的電子閱片屏上已經顯示著連體姐妹的術后復查圖像,約翰內森和莫里斯也坐在旁邊,大家都等著楊教授來。
宋子墨讓出c位,楊平坐下來,術后復查的影像圖片都很多,頭部的mri顯示,腦干及頸髓部位的水腫完全消退,整個脊柱的x片顯示脊柱矯形也是十分滿意,內固定沒有出現松動移位,彩超顯示胸腹腔的內臟位置、大小都沒有異常,尤其心血管系統的循環良好。
這么大的手術,其實大家剛剛也看過所有的影像圖片,認為沒有問題,但是最后的結論還是由楊教授來下,楊教授說沒問題,莫里斯才真的放心。
看完影像圖片,楊平說:“沒有問題,一切正常,現在可以正常下地行走,但是不能搞運動,康復的進度按康復醫生的醫囑。”
莫里斯心里現在十分踏實,約翰內森覺得也是時候回國了,那邊已經堆積了很多手術。而且他要趕回去申請購買銳行的手術機器人,以方便以后與三博醫院進行連線遠程手術,至于法律問題,他已經想好了,按科研處理,這樣不會受到一些臨床醫學法律的制約,因為科研很多方面放得很寬,一般特殊對待。
走廊里傳來嘻嘻哈哈的笑聲,莫里斯一聽就知道是自己那對女兒,在病房里大聲說話可是不禮貌的行為,莫里斯立即跑去辦公室外面,大概他對兩姐妹進行了一番教育,聲音戛然而止。
然后是拐杖觸地的聲音,兩姐妹來到醫生辦公室,姐姐很想看看醫生辦公室那一尊人體骨架,而妹妹對墻壁上那副人體解剖圖很有興趣。
兩姐妹一直沒說話,好像憋得很難受的樣子。
“爸爸,我們可以說話了嗎?”
“我們會很小聲的。”
莫里斯點點頭:“你們說話聲音盡量放輕,而且不能停留太久的時間。”
兩姐妹點點頭,然后拄著拐杖各自去干各自的事情,姐姐繞著人體骨架,這里摸一下,那里摸一下。妹妹仰頭用很低的聲音自言自語說著什么。
她們分開后沒有之前的爭吵,變得和睦相處。
分開的喜悅遠遠沒有到達減退的地步,她們現在對獨立做任何事情都興趣濃厚,比如,吃飯,即使各自獨立吃早餐,她們也會發自內心的微笑,覺得這是一件極其開心的事情。
術前的各種喧囂現在煙消云散,一切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現在莫里斯終于明白,為什么楊教授當時對輿論不屑一顧,當做不存在,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過手術會失敗,在他這里手術怎么會失敗呢,根本不存在。
莫里斯好奇地偷偷觀察楊平的雙手,他刻意數了一下,左手是五個手指,右手也是五個手指,好像沒有什么特殊的,只是那雙手的手指確實比較修長,比一般人顯得更加下修長。
聽約翰內森說,中國人的手比較靈活是因為用筷子的原因,楊教授為什么雙手這么靈活,因為楊教授吃龍蝦都是用筷子撥殼,為了達到楊教授的外科技能,約翰內森已經全面拋棄刀叉,而是使用筷子,比如吃牛排,他現在就是用筷子加刀,他現在隨身帶著一堆筷子,隨時可以將叉子換成自己的筷子。
莫里斯覺得自己也應該仿效,看來約翰內森是對的,學習高超的外科手術技能,從使用筷子開始。
這段時間,莫里斯喜歡觀察別人吃飯的時候怎么使用筷子,最好的觀察場地是用餐室,那里中午和傍晚都會有醫生護士在那吃飯,莫里斯偷偷在門口,遠遠地觀察,弄得有些醫生都不好意思吃飯,吃飯的時候被人盯著多不好,莫里斯也知道這是不禮貌的行為,但是為了學習,他已經顧不得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