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楊平的辦公室,夏院長開始將電話號碼匯報上去,大約十分鐘左右,領導的電話就來了。
領導非常和藹可親,對楊平也是極其關心,他承諾將建立一個醫藥行業的核心技術攻關計劃,全力支持楊平帶隊承擔攻關任務,而且對楊平的支持沒有上限。
楊平這種人才,上級領導是給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單靠楊平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楊平的報告里也提到過對目前的科研制度的改革,不過這種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領導在電話里也提到過這事,他已經重視到這個問題,將會逐步推進改革。
其實領導用電話這種形式與楊平談話,就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讓楊平去帝都面談會浪費楊平的時間,這是領導特意為他開辟的談話方式。
楊平與領導的對話結束之后,夏院長臉上也笑瞇瞇的,他現在做事越來越順利,可以說不管什么事情出奇的順利,各種各樣的申請,不管是要人、要錢還是要設備,要地盤,只要是申請,必定會快速獲批,簡直就是毫無阻力。
現在夏院長喝酒少了,胃病也神奇地自愈,以前三天兩頭胃痛,胃藥時刻揣在兜里,現在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胃痛,差點忘記自己曾經有胃病。
究竟是三博醫院成就了楊平,還是楊平成就了三博醫院,或許都有,但是后者的權重更大,這是沒有疑問的。
通完電話,楊平與夏院長聊一會天,夏院長還是很有野心的,他完全不滿足現狀,他要將三博醫院建立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化頂級醫院,給這家醫院注入一種文化、傳承與基因。
沒有楊平,夏院長是無法完成這個目標的,有了楊平的幫助,他一定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其實現在三博醫院雖然已經算是國際頂尖醫院,那只是因為研究所的存在,因為楊平的存在,其它科室,醫院整體實力,所有醫生護人員的平均素養都還達不到國際頂尖醫院的水平。
夏院長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對這種差距他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
國際頂尖醫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就像建設一所與劍橋哈佛平齊的大學,不是有錢,有漂亮的建筑,有先進的設備,有幾個世界頂尖教授就可以達成的。
它需要沉淀,需要有追求真理的傳統,獨立思考的傳統,批判思維的傳統,需要一種文化內核,一種崇尚學術的基因,現在,現在的三博醫院遠遠還不具備這些。
甚至可以說,三博醫院現在這種地位是楊平依靠個人力量強推上去的。
如果有一天,楊平離開三博醫院,今天的三博醫院的地位一定會崩塌,不再是世界一流的三博醫院,所以如果清醒地看,現在的三博醫院不是世界頂尖醫院,而是僅僅是擁有世界頂尖學者楊平。
言談之中,楊平可以感受到夏院長的野心勃勃和對醫院管理的思考,他甚至覺得自己身上有很多缺點,視野不夠開闊,還達不到一個世界頂級醫院締造者的素養。
原來夏院長也有自己的擔憂,他也想出去看看,但是一直沒有時間,等忙完這陣,他也想出去轉轉,出去深度學習那些世界頂級醫院的管理,那些醫院究竟是什么樣的,它們的內核是什么,內部運行機制是怎么樣的。
同時,夏院長還認為,靠他一個人力量無法建立一個世界頂級醫院,他需要一個團隊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