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聯合討論之后,最后對這件事的總結,主刀醫生缺乏責任心,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之心,醫院沒有規范化的管理制度,很多制度完全形同虛設,只是一個形式,整個醫院管理十分粗放,完全談不上現代化管理。
這對所有醫護人員都是一個警醒,對醫院也是一次教訓,在對醫生的培養和對醫院的管理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散會后,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科室,在路上,大家也在議論這件事情。
研究所的醫生辦公室,年輕醫生們正在議論紛紛。
李國棟和趙文博是議論的主角,他們兩個死對頭又開始大辯論,以前他們為了中醫的話題總是展開激烈的辯論,現在辯論的主題已經拓展到不限主題,從今天的病例討論開始,他們的辯論開始發散。
這幫年輕醫生也以他們兩個為中心分成兩派,一個可以說是情緒派,另一個是理性派,兩派經常在一起交鋒。
“我們醫生的待遇低,每天還受氣,不被患者理解,你看看歐美的醫生,多受人尊重,而且收入待遇高得離譜。”趙文博憤憤不平的樣子。
李國棟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覺得國內醫生待遇已經不錯了,在每個城市都是中上水平,不能跟國外醫生去比較,國情不同,要是這么比,我敢說,我國百分之九十的醫生按照國外的醫生培養標準,根本做不了醫生。”
趙文博聽到李國棟這么說,心里火氣騰地爆開:“你這是崇洋媚外,我們醫生的水平比他們高多了,尤其臨床水平,我們接觸病例多,臨床經驗比他們豐富,手術也比他們熟練,我們十幾億人,一天做多少手術,他們一天做多少手術,你居然我們的醫生按他們的標準,百分之九十做不了醫生?”
趙文博老喜歡給李國棟扣帽子,動不動就說李國棟崇洋媚外,弄得李國棟十分反感,說別人好就是崇洋媚外,這是什么邏輯。
“什么崇洋媚外?我說的是事實,按照歐美的標準,我們九成以上的醫生根本沒機會學醫,我們是普惠性醫療制度,醫學行業錄取相對分數并不高,除了少數頂級醫學院校,很多醫學院校分數根本不高,而西方是精英培養制度,他們醫學專業錄取標準非常高,這不是事實嗎?你明白嗎?我們這么多人口,按照精英培養制度,醫生數量遠遠不夠,而且老百姓根本看不起病,我這不是崇洋媚外,我這是實事求是。”李國棟最反感就是趙文博,尤其給他扣帽子的時候。
“你說醫生待遇低,我覺得已經算不錯了,你還要多少?你總是想拿國外的待遇,然后自己的水平又不想跟國外看齊。”李國棟補充說道,他說話不急不躁,有理有據,總是邏輯清楚,擺事實,講道理。
“你什么意思?你剛剛說我們醫生水平不行,不說別的,我們外科醫生每天開刀的病例數是他們一個星期的,誰的經驗豐富?”趙文博又拿這個說事。
“我不是說我們醫生水平不行,在臨床經驗方面確實比他們豐富,但是臨床經驗只是一個方面,你臨床經驗再豐富,哪怕你每天開刀一百臺又如何?你一百臺手術是陳舊落后的方法,別人哪怕一天一臺是先進的新方法,你現在用的藥有幾個出自己的?你打開電腦看看你的醫囑,那些藥要么是進口的,要么就是仿制別人的,你看看我們的手術,絕大多數術式出自別人原創,我們有些創新也僅僅是在原創基礎上改進,再看看醫療器械,有一樣是原創的嗎?都是仿制,你說別人先進還是我們先進。”
李國棟開始長篇大論。
“再說,你說我們醫生經驗比他們強,我本人也認為是這樣,但這僅僅是認為,有科學的統計數據嗎?經驗,有有效經驗,有無效經驗,還有一些錯誤的經驗,經驗是多,但是有多少是有效經驗。打個比喻,一個老醫生治療胃潰瘍,他一天開刀十幾臺,可是他不知道這種方法除陳舊落后淘汰的,現在治療胃潰瘍已經不需要開刀,大多數吃藥就能治愈,我只是拿這個案例打比喻。”
李國棟說完,看著趙文博,他覺得趙文博就是腦子進水。
趙文博一聽,這還得了,立即說:“我們時間短……”
“你不是剛剛說我們水平全面碾壓他們,我現在跟你說誰先進,你現在又扯時間短,講點邏輯好不好?我們現在比誰先進,不是比歷史,既然比誰先進就是直接看結果。”李國棟不想理他了。
但是趙文博明顯不想放過他:“我們幾千年前有外科,你看華佗可以用麻沸散給病人開刀,甚至傳說可以做顱內手術,西醫外科才有多少年,西醫只有兩百年,跟我們比?”
“我現在不是跟你討論西醫中醫,不要偷換概念。好吧,就按你說的,你特么以前說足球也有幾千年了,說宋朝的蹴鞠就是足球,這能證明中國足球比他們厲害?我不想跟你爭辯,沒意思,我只是想告訴你,我們要客觀,科學是客觀的,有差距不怕,有差距不承認還硬說自己先進,這就沒辦法了,你說先進就先進了?”李國棟一句一句地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