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敬文從王社長的辦公室出來后,就為周辰介紹起出版社。
“咱們江遼出版社是江遼省最大的出版社,屬于國營單位,有多個部門,我們就是屬于金土地雜志的編輯部,我們負責的金土地雜志,除了我和你之外,還有四個編輯,大家各司其職,為雜志編輯新聞。”
“至于其他部門的同事,等以后遇到了,我再給你介紹,現在我們先回我們的辦公室。”
出版社不止金土地一個雜志部門,金土地雜志的辦公室一共有兩間,邵敬文和另外一位老編輯一個辦公室,剩下的人另外一間辦公室。
周辰跟著邵敬文來到辦公室,見到了其余的四個編輯,邵敬文一一介紹。
另外四個編輯,年紀都不小,最大的都已經五十多,比邵敬文還大,另外三個,最小的也都三十多歲。
“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啊,秉昆同志。”
雖然周辰年紀最小,但這四人都沒有小瞧周辰,他們不了解周辰的底細,但能被邵敬文親自帶過來,還是社長特批的編輯,說明周辰絕對不簡單,他們自然不會橫眉冷對。
周辰則是非常謙虛的跟他們打招呼,態度放的很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周辰想要在出版社一直待到可以考大學哪年,也就意味著還有年的時間,所以跟同事之間處好關系,絕對是有益無害。
這四個編輯,年長的那位叫劉興遠,其余三人分別叫胡珂,錢振清,季洪波。
“老劉,你們幾個可不要因為秉昆年紀小就輕視他,實話跟你們說了吧,秉昆雖然年紀小,但卻有大才,寫詩和寫故事非常出色,反正我是自愧不如。”
劉興遠四人本來以為周辰是有背景的,可聽邵敬文這么一說,好像不是那一回事,難道這個少年真是因為有才被招來的
邵敬文沒有再多解釋,而是對周辰問道“秉昆,你寫的那些詩非常好,我想選幾首作為下期雜志的內容,你覺得怎樣”
周辰道“當然沒問題,不過我不想用真名,可以用筆名嗎”
邵敬文大喜道“可以,用筆名也好,秉昆,我已經跟社長商量過了,用了你的詩,會給你潤筆費,只是可能不多。”
文人也是要吃飯的,所以寫詩著作,不僅僅只是為了出名,同樣也是為了賺錢。
像他們出版社,跟一些知名的詩人作者邀約,肯定是要給潤筆費。
現在的出版社都是國營單位,不是私人企業,很少會出現壓榨員工的事情。
現在出版社的發行量很一般,像雜志報紙之類的內容,很多都需要編輯部自己找,找不到的話就自己編輯。
若是能寫得好,社里會有獎勵,不多,但也是一筆意外之財。
只不過現在這個年頭,報紙發行量倒是不錯,可雜志的銷售量就很一般了。
也就是大家都是正式工,有編制,要是放在幾十年后,就這種業績,早就被老板給開了。
“沒關系,我可以不要潤筆費,社里能讓我來工作,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周辰已經逐漸了解了這個時代,出版社編輯已經是一個很體面,工資也不錯的工作。
至于潤筆費,給多給少,他還真的不是太在意。
主要是這個年代有些特殊,錢并不是萬能的,很多東西都買不到。
就比如所有人都在意的房子,在這個時候是不可以隨便交易的,吃穿用度,更是需要票卷才行。
所以在這幾年,有錢并不是件好事,就算有錢,也不敢隨便花,否則說不準就被有心人給舉報了。
“我想用你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作為下一期雜志的版面,你覺得怎么樣”
周辰給出的眾多現代詩,邵敬文最喜歡的就是那兩首最好的,所以他想用其中一首作為版面,他相信這首詩一出,一定能讓他們金土地雜志大出風頭。
周辰笑道“我這邊沒問題,我寫詩并不是為了自娛自樂,若是能讓更多的人認可我的詩作,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