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蘇羽卻也不得不去,畢竟這可是一場政治戰爭。
到時候他肯定要帶走一部分的兵力,如此一來,雁門郡的守衛就少了,防御鮮卑一族,蘇羽還覺得可以。
但是匈奴再來的話,他肯定會吃力的,所以蘇羽沒有讓張遼他們去動朔方郡。
但是這也只是暫時的。
并州他肯定要一統的,現在之所以沒有大的動作,那是因為他不想被人注意。
那些定襄、云中這幾個郡,中原諸侯,根本就不會在意。
不過上黨、太原、西河這幾個大郡,蘇羽沒有妄動,一旦動了,那么肯定會引人注意的。
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他只想要偷偷的增加自己的實力。
等到從洛陽回來,那時機就成熟了,到時候,一統并州,再也沒有什么妨礙,那時候暴兵即使招惹匈奴也無所謂了。
并州將近千萬的人口,絕對可以讓他實力大漲,就算是一舉對抗整個草原,蘇羽也不覺得有多大的困難。
這方世界中,人口比同時空的人口要增加十倍,草原也有兩三千萬之眾。
如果兵力合一的話,恐怕不下數百萬。
然而可惜草原各族內部,可都是矛盾重重的,匈奴和鮮卑,還在爭奪草原的霸主,經常廝殺。
有了整個并州做后盾,蘇羽不認為,草原能夠給他帶來多大的威脅。
拿下三郡,其實也沒有給蘇羽帶來多少的人口,三郡本來很多百姓,都跑到了蘇羽的雁門郡,剩下的也不過是幾十萬人口。
這其中,還有部分還是草原人,蘇羽得知的時候,也十分的意外。
他想不到,還真的有草原人竟然愿意和他們大漢百姓一樣,過著農耕一樣的生活。
如此,也讓蘇羽很是高興,如果草原有人愿意和大漢百姓一樣過著這樣的生活,那么他又能夠獲得更多的人口。
對于人口,蘇羽極為的貪婪,他非常清楚人口的紅利。
三郡到手,雖然沒有獲得多少的人口,但是卻獲得大片的天地,甚至還有很多的良田,這些可都是無主的。
這些可都是糧食產地,雖然比起他在雁門郡,經過幾年開發的良田,略有不如。
但是有著新技術的種田,蘇羽麾下糧食出產,可是遠遠要比中原要多。
有著棗祗這個‘農業科學家’,加上蘇羽的一些指點,蘇羽麾下很多良田,每畝地可以出產兩石半的糧食。
這可是不小的數字。
中原大地,普遍不過是每畝出產一石多一點而已。
單單這一點,蘇羽就比那些諸侯有優勢,即使并州比不上中原各地,但是憑借著蘇羽這些‘黑科技’,他也將地利這一環,給拉回來,甚至是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