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開口說道:“兩千五百人一定能吃得下,多給你招一些高中生培養培養,以后還得指望他們支撐起建筑這一攤子。”
話已經都說到這了,薛直夫還能講什么,多五百人就多吧,他這邊想辦法安置下來。
“五千兩百人。”李懷德又把視線瞄向了其他人,好像在狩獵一般。
“文藝出版社這邊是今年剛剛完成擴招的,本身也沒有實現盈虧平衡。”
谷維潔開口道:“教育和醫療管理局更沒有給中學畢業生的安置指標。”
“聯合學校這邊搞一期春季招生,初中和高中兩千人,培訓半年參加統考。”
李懷德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安排道:“合格的晉入上一級學校,不合規的按規定處理。”
按規定處理?怎么處理。
如果這一批兩千人的招生有一半生源在統考中不合格,難道還要做退檔處理?
李懷德這是病急亂投醫,谷維潔剛想反駁,卻見他已經把這件事定了下來。
會議室的氣氛有些凝重,老李有些霸道的行為讓本就不想說話的人更不愿意開口了。
不開口并不等于沒安排。
李懷德看著筆記本上七千兩百人的數字還嫌不夠,目光又瞟向了張勁松。
“勞服公司還能安置五百人,多一點都不成。”張勁松語氣堅定地說道:“再多只能往能源總公司那邊安置,礦工、電工、管網。”
“有總比沒有強,一千人吧。”
李懷德聽得出來他語氣里的強硬,可還是給他的需求翻了倍。
“高中生還是很金貴的,協調一下生產那邊,嚴抓考核,加大分流力度。”
這意思是拿高中生換崗位工人,再把淘汰下來的崗位工人安置到條件艱苦的崗位上去。
張勁松抬起頭看了他一眼,想了想還是沒說話,這一千人可不是今天會議最多的。
“資金結算中心和聯合儲蓄銀行這邊再要五百名財務人員,可以自己培養。”
景玉農看出來了,今天這會議是人人有份,她既然跑不了,便只能主動提要求。
李懷德倒是沒為難她,無論是財務還是人事,沒有一定的專業程度是干不了的。
即便是培養,投入的精力和財力也實在是太大,所以她說五百人就五百人了。
八千七百人了,李懷德心里是想湊出個整數來,也好跟上面要功勞。
“秘書長,就剩下你了。”
他還是把目光定在了李學武的身上,道:“綜合管理部沒有指標,你聯系的單位還是很多的,擠一擠,想想辦法。”
“秘書吧,再培養一些。”李學武早有準備,直接開口道:“招待所和國際飯店再安排一些,三百人?”
“嗯,三百人。”李懷德想了想,沒敢給這個數字翻倍,出了問題還得他自己處理。
“文學同志不在京,遼東工業那邊也說的差不多了,就給他留一千人的指標吧。”
他點了點筆記本上一萬人的數字,心里滿意地說道:“這個工作還得請維潔同志和玉農同志辛苦一下,盡快拿出個章程來。”
“這里我也強調一句,不能光看廠職工子女的身份,還是要強調能力和學歷。”
李懷德鄭重地講道:“按報名材料卡條件,有高中畢業生優先錄用,再考慮初中生。這可能是咱們集團最后一次人事補強了。”
這話說的也不無道理,只是三年教育規劃,今年已經是第二年。明年招生結束,聯合學校將不會再進行社會統招,壓力還是大。
為什么?
今年過去了,明年過去了,后年,也就是70年,聯合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就會進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