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家電不用愁,集團三產里盡可以挑選,要是喜歡好一點的家具,他也可以跟大姥這邊交代,量尺寸訂制一套。
其他的軟裝和準備就沒什么了,當姐夫的可以幫忙張羅,也不能越俎代庖。
畢竟房子裝修還得看小兩口的喜歡,未來是兩人住在那邊。
像母親和老太太說的實在親戚,這一點李學武承認,姻親不是親那就沒有親戚了。
小舅子能把家按在他眼皮子底下,也有他主動照顧的意思。他能看出這是丈人和丈母娘的意愿,當姐夫的哪里有拒絕的道理。
這天下的夫妻也不盡是他和顧寧這般和和美美,從結婚以后從未有過矛盾。
年輕男女,但凡有一方成熟,也不會出現打架拌嘴的時候,可這種情況得多難得。
李順和劉茵對兒子愈發看重和滿意的主要原因便是從不用他們為小兩口操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養兒育女,日子過的井井有條。
李學武丈人和丈母娘親近他,尊重他的原因也大多是如此。都在京城居住倒也不用這般擔心,金陵距離京城千里迢迢,兩口子哪有不擔心閨女的婚姻是否安康和美的。
丁鳳霞見人就夸姑爺,也不是沒有哄著他的心思,一顆心還是為了閨女。
對顧寧都是如此,對顧延更是擔憂。她多精明,兒子的吊兒郎當和準兒媳的認真正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要不是看著兩人湊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她可不敢相信兩人能成為夫妻。
李學武笑言這叫琴瑟相合,性格互補,丁鳳霞也見了不只一對兒,雖然面上歡喜著,可還是放心不下。如果小兒子兩口能在姑爺眼皮子底下生活,有個矛盾也好有人解決。
他們在金陵,就算知道了也鞭長莫及。
小夫妻更是不能經常吵架,本就都是青春爛漫的年齡,吵的狠了容易傷感情。
但凡有人壓一壓,時間一長也就磨合了。
所以說丈母娘表面上托他幫助小舅子買房籌備婚禮,實際上是將小兩口托付給他照顧。
“工人新村的房子怎么樣?”
李雪也收到了禮物,是顧寧同母親逛商場時一起挑選購買的鋼筆。不僅李雪有,參加工作的趙雅芳、李學文、李學才和姬毓秀都有。
只是這會兒李雪的注意力被二哥同母親的對話吸引,主動問起了房子的話題。
“怎么?想獨立出去了?”
趙雅芳哪里看不出小姑子的心思,故意逗了她道:“是不是在家住著耽誤處對象了?”
“我要相處對象,住哪都不耽誤——”李雪有些羞了,攬住了坐在一邊大嫂的肩膀晃了晃,道:“您還說我,當初是誰要分房的?”
“呀?——”趙雅芳聽得出來小姑子說的是六五年學校里分房,她和李學文還是借著二小叔子李學武的光分到一處一居室的住房。
只是這幾年家里條件越來越好,二小叔子和小叔子都有了自己的房產,公公婆婆雖然沒有要求他們,可終究是定了大房養老的規矩。
再加上這兩年形勢變化,又有了李唐,她便早改了心意,還是覺得住在四合院里舒服。
有人幫忙帶孩子,回家有口熱乎飯吃,不比住在學校住宅里自己張羅著要強?
不過學校那邊的住宅他們也沒有浪費,簡單收拾了一下,用來防備惡劣天氣。
要是天氣不好,交通不方便,兩人就會在學校那邊留宿一晚,省的來回折騰遭罪。
正因為這個,聽見小姑子的“指責”她才好笑地轉過身問道:“你也怕雨雪天氣?”
“怎么不怕,我現在可沒有方便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