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趙老四去鋼城可是帶了不少人,部分就是俱樂部的小子,還有健身教練。
特別要表一表這體校出身的健身教練為啥也要跟著趙老四去鋼城蹚渾水。
還不是白花花的……銀子,是銀子晃了他們的眼。周常利不是唯一一個從鋼城回來必住在俱樂部的體系內人員。很多跟著他出去的,無論是海員也好,業務人員也罷,都把俱樂部當做是回收站經營體系的大本營了。
這里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什么都有,就算是回家住,還能有招待所住的舒服?
他們在外面都享受慣了的,哪里能吃的家里那種苦,看看爹媽,把錢留下便要回這邊。
這些跟著闖出去的頑主,沒有一個不是“項羽”: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嘛。
真正是富貴了才敢還鄉,那些沒混好的也舍不得回來,也沒臉回來。
所以俱樂部這些健身教練看在眼里的便都是一個個賺了大錢,衣著光鮮的狂項羽。
要說起來,俱樂部給這些健身教練或者體育生的待遇并不差。他們的就業競爭壓力非常大,那些高中生都沒有工作分配,更何況是練體育的。
這個時期對文化要求非常嚴苛,對體育活動也是如此,大型運動會很久沒有組織了。
就連紅星廠都只在66年搞了一次,往后就再也沒搞過,文藝匯演也是十分地謹慎。
京城這幾處體校畢業生基本上守在家里等著天上掉餡餅。當初還是李學武承了八極拳的情,從這些體校里選了不少好苗子出來培養。
俱樂部這兩年正式運營,各個項目也陸陸續續招了不少人,可也不至于都安排了。
所以招進來的體育生工資待遇并不低,對比同齡,對比同學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可這份“幸運”也得分跟誰比,他們在俱樂部做服務指導工作,也有做保衛工作的,聽那些回來休假的頑主們講了外面的刀光劍影。
說起來實在是好笑,這些刀光劍影,風霜雨雪,在這些體育生看來有點小兒科了。
要論“動手能力”,三五個頑主也打不過他們啊。別說頑主們更兇狠,體育生不敢下死手,這么說的純粹不了解這個年代的體育生。
了解一下解放后第一屆武林大會,真刀真槍的上場,還沒結束就被叫停了。再往后有誰聽說過再舉行類似的比賽嗎?
這些體育生遵循的是新式教育,可也要拜師傅的,學的也都是真本事。
剛開始聽這些頑主講外面的業務,講外面的危險,他們還糊涂著,聽多了也就明白了。
無非是長腦子,有手藝。
手藝他們不缺,能主動要想跟著去賺錢的就不缺這份腦子。他們自認為手藝不比那些胡同里的頑主差,憑什么人家能賺錢他們不能。
所以趙老四去鋼城,報名的就不止一個體育生,全都是手上有工夫的。
正擔心周亞梅無法從老彪子手里接過指揮權,壓不住羅漢闖關東。
有“手藝”的需要,有“活兒”的也需要。這些體育生再能打,也不如胡同里走出來的頑主們機靈,有活兒。
老兵那邊惶惶不可終日,終究是在面上,李學武不敢輕易牽扯,只安排左杰去招兵買馬,選一些妥當的招進東風建筑里工作。
雖然津門順風商貿暫停運營了,可架子不能散了,京城銷售的團隊還得保留元氣。
下鄉的這股風吹的太急了,很多人都站不住腳,可也算是大浪淘沙了。
真正能留下來的,無一不是牛掰的。
左杰選的那些人還得培養,作為恢復和規范化建設營銷體系的管理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