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選他早就記錄,是營銷體系中表現優秀,性格沉穩,沒有太特立獨行的人。
像是張海洋、李援朝這樣的不用選,家里一定有安排,也留不住。像鐘悅民等人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且張狂的也不能用。
同頑主這些散兵游勇不同,李學武給左杰下的命令是在精不在多,要選精兵強將。
而給周常利布置的任務則是挑選一些愿意闖的,敢打敢拼的,都可以帶去鋼城。
讓周常利緊急回京,安撫和招募這些沒頭蒼蠅似的頑主,李學武另有目的。
京城有老兵組建營銷體系,未來將會陸續向周邊擴充發展。下鄉的老兵不一定就消散殆盡,脫離了營銷團隊,完全可以反向帶貨嘛。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對比鄉下的艱苦生活,這些從京城營銷團隊里走出去的老兵更會想念曾經的生活。
當青春的熱血開始冷卻,革命的熱情開始消散,理智重新占領高地,他們會主動聯系京城這邊,甚至是打開營銷的思路。
就算貿易管理中心的貨物無法適應農村的經濟體系,可也是細水長流的經營。
鍛煉和三五年,等這些老兵回歸,必然會有一部分人無法安置,轉而成為營銷體系的助力。
京城的老兵同其他地區的學生結合在一起,朋友介紹朋友,回收站埋下的種子會生根發芽,綻放出花一樣的未來。
而人心向富的種子就像蒲公英一樣,飄滿全國各地,那時候回收站也有了足以支撐營銷體系全面發展的實力,這才是真正的后手。
而布局東北,則需要周常利以現在鋼城的營銷體系,將京城的頑主利用起來,發揮他們靈活的頭腦優勢,盡快完成整個東北的營銷體系建設。
他去遼東不是過渡,是要真刀真槍,實打實地做出一番功績,在東北沒有影響力可不成。
之所以敢安排李文彪去港城,將聞三兒和沈國棟留在京城,用周亞梅挑大梁,就是因為他要去鋼城,大展拳腳,不想影響了兄弟們的進取心。
沈國棟留在京城時,處處都要依賴他。還是李學武批評了他幾次,這才逼著他站在前面,開始學會獨立管理回收站體系。
現在看看,沈國棟保守的性格正適合,這兩年也沒出現過什么錯誤。
此去東北,周常利和趙老四都是他要用的人,一個用來攻,一個用來守。
周常利性格敏銳,膽識過人,可以將鋼城已經培養出來的人手交給他,同吉城的周自強一起向冰城發展,攻城略地。
海上馬車夫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那些所謂的地頭蛇多已經攢下豐厚的身家。
人都是貪心的,哪里能滿足于眼前這點利益,一個個的都想著買船出海。
李文彪在離開前便要收割一波韭菜,然后才能放心把這些工作交給周亞梅。
倒也不是怕周亞梅做不好這些,玩心理學的還能糊弄不住這些傻子?
他是怕早前的布置有波瀾,影響到李學武就任的心情,不想給他添麻煩。
既然這些地頭蛇準備下海發展,那早前經營起來的黑市關系網也就不看重了。周常利這個時候帶領人手殺過去,正好撿個便宜。
當然了,李學武不會用周常利這些人去換市場,去給地方找麻煩。就像周常利自己說的那樣,我們是做正經走私生意的,不能亂來。
李學武給他的交代是,依靠老彪子前期的布局,在東北各大城市建立自己的營銷團隊。
不用去管黑市,而是以正規經銷單位的身份去聯系和拓展關系網,收集經營信息。
有銷售,也有收購,在當地組建貨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