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當然不會抽那玩意兒,醫藥傳家,對那玩意的危害最是清楚不過。
煙笸籮里的旱煙還是為了招待今天來的客人,特意讓李學才從東安市場買回來的。
“我可老早就想來串門了。”
趙根并不如尹滿倉能說會道,這會兒到親家家里了,只是面帶憨笑,顯得實誠。
他表情并不拘謹,這年月姻親親家算是實在親戚,半子不是白叫的。
早先不是不愿意來,是不好意思來。
連閨女往家里帶東西他都要發火,更不會給閨女沒臉來親家打秋風。
農村人自有骨氣,人家都羨慕他有個好親家,他可沒拿親家當銀行。
這次來親家家里串門,是閨女結婚的第四年,也是家里有指望了才敢來。
劉茵見他如此,略帶埋怨的語氣說道:“正經的親戚,就您外道。”
“哈哈哈——”趙根笑了笑,說道:“前幾年家里實在是忙不開,是真忙。”
“大哥知道,他這幾年在山上能見得到。”尹滿倉笑著說道:“春夏秋冬沒有不忙的時候,就指望那點地能好好養人呢。”
“莊稼漢,不指望地指望什么?”
趙根嘿嘿笑了,看向老太太講道:“指望兒女,咱年紀輕輕的,不是讓人家看笑話嘛。”
“你是能干啊,上有老下有小的。”老太太點頭,笑著問道:“今年收成好啊?”
“還行,老天爺不調理人。”
趙根抽了一口煙,介紹道:“大隊和小隊搞農業創收,不光指望地里的收成了。”
老太太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雖然沒聽太明白,可也知道他們過得好就行了。
尹滿倉見老太太和劉茵都不太懂,便主動解釋道:“這兩年家家戶戶養雞養鴨賺著錢了,狗和兔子這塊也沒少收入。”
“是啊,這還行啊。”老太太理解了,看了窗外后院的方向,講道:“咱們這院里以前也有養雞和兔子的,現在都清走了。”
“我們那沒卡的那么嚴。”
尹滿倉看了大舅哥趙根一眼,并不愿意在這個話題上多聊。原因很簡單,紅星公社家家戶戶養的家禽和兔子等等,都超數了。
那個紅線是怎么標注的?
超過三只就算資本主義的尾巴,還不得讓人割了去啊。
只是紅星村山高水遠,他這個當一把手的又敢干,還有穩定的渠道外銷,這日子能不好嘛。
倒不是怕親家嫉妒,只是怕老太太和劉茵把這件事當熱鬧傳出去,再惹來麻煩。
這些話他們敢在這說,還是看了親家,要真去別處,誰敢胡咧咧。
“我聽說現在沒那么邪乎了,上山的那條路開始修了嗎?”
劉茵聽出了他話里的謹慎,主動轉了話題,問道:“這上山下山的可不容易。”
“修著呢,一直都在修。”
尹滿倉點點頭介紹道:“只是圖意方便和省工省料,是從山上往下修的。”
“這兩年條件好了才敢提修路的事。”他也是頗為感慨地講道:“要擱以前,下點雨就不敢下山了,多少年都是這么過來的。”
“可不是咋地,聽說家里要蓋磚瓦房了?”劉茵看向趙根問道:“是明年春天動工,還是秋收以前動工啊?”
“想著是五一往后呢,得等地里的事忙完了才行呢。”趙根笑著介紹道:“二小子和老三都不念書了,這眼瞅著就得定親事。”
“是啊,老三也不念了?”
劉茵是聽說親家老二不念書了,沒想到這老三也下來了。
趙根卻是想到了大閨女,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到底不是那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