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德華,那就創造德華。
李雪是不會給她二哥看孩子、帶孩子了,就算她答應,李姝也是不會答應的。
李姝早就說過了,一個家里不能有兩個大魔王。有她沒小姑,有小姑沒她。
“二弟,雅萍還是住我這吧。”
中午吃了飯,喝了酒,趙根同尹滿倉休息了一會兒便往回趕了。
他們就是來串門的,看看親家,也看望老太太,畢竟雙方都有老人呢。
這個年月就是這個禮節,親戚之間相交,應主動去看望一下老人的。
李學文年年不落,趙雅芳懷孕生孩子沒有再往家里回,可他當姑爺的得備年節禮。
要說講究其實也沒那么復雜,端午一次,過年一次,丈人和丈母娘生辰各一次。
就算再舍不得花錢買禮物,一年這四個日子得記住了,多多少少都是個心意。
除此之外呢?
對方家里有老人,你就不能空著手上門,再怎么著也得拎點東西。
要是通家之好,人家家里有小孩子,那就得買點零嘴,總不能差了意思。
李家同趙家是親家,李學文每年往丈人家送禮看望都是應該的,實在親戚嘛。
再看李學武,他前兩年還去紅星村,不是給老人買東西就是給孩子帶東西。要說以前家里困難,城里人也看不上農村的東西,趙根還能說服自己不來,現在怎么好意思。
李學武本就不是姑爺,照顧趙家已經十分夠意思了,卻又照顧了尹群。
趙根和尹滿倉知道李學武有能耐,安排兩個孩子進廠不算回事,可對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恩情了。
別的不說,這幾年李學武家里也好,單位招待所也罷,從來沒缺過野味家禽。
上秋了,家里劈柴、冬菜都不用自己買,尹滿倉早早地就給準備好了。
入冬以后黃羊、兔子、野雞……但凡山里有的好玩意兒,就會想著給李學武送來。
李順和李學才在山上這幾年,衣服換下來便被趙根家的或者是尹滿倉媳婦趙麗拿走去洗,有好飯菜了總想著叫爺倆去家里吃。
知恩圖報,方能長久。
李學武這么做是為了啥啊?在他們看來還不是重情重義,真認他們這門親戚。
要說往深了想,李家現在的一家之主名義上還是李順,畢竟才四十多歲,正年輕。可真正拿主意的人早就換成李學武了。
李家為啥日子越過越好,越來越進步,還不是有李學武撐起頂梁柱,家和萬事興。
別的不說,趙雅芳以前還帶著蠻勁兒,新婚那會兒總想著搬出去單獨過日子。
可你現在看看她怎么想。
李學武是當小叔子的,又是照顧了她弟弟,又是照顧了她表弟的。另借助紅星廠的優勢,在紅星村布置了好些個項目。
趙雅芳也是蠢蛋,哪能看不出這是小叔子在照顧她們家,照顧她們家親戚。
連她現在的工作,李學文此前的安排以及現在的長進,要說沒有李學武的關系,她得多大個臉才能過得去這份自私的想法。
有李學武在紅星廠的勢力,華清這邊從副校長到保衛處處長都是他的關系。這幾年形勢不好,可有人敢招惹他們兩口子嗎?
面上的風頭過去,兩口子回學校該教書的教書,該進步的進步,有人找后賬?
她敢說有小叔子照顧,這關系比好多同事的背景都管用。尤其是紅星鋼鐵集團同華清大學現在的合作關系,都知道她小叔子是紅星鋼鐵集團的領導,誰敢不高看她一眼。
現在是科室副主任,有這份能力,往后進步都是按部就班的,這不是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