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有沒有毛病?
對大人來說很正常,誰都知道母親是為了自己好,督促自己更加努力。
但棒梗那時同付之棟一樣啊,都是8歲大的小孩子,他能有什么判斷力。
早就被確定為一家之主地位的棒梗叛逆期來的特別的早,見母親如此說,他又沮喪又失望。
魯迅就說過,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他母親剛剛跟他強調完這3分丟的不應該,他奶奶那邊幫腔說他聰明著呢,這次能考197,下次能考297。
棒梗聽見這話就更氣了,一共考兩科,我丟3分還沒找到呢,你又給我多添了一百,我特么不學了行不行!
結果從小被夸到大的賈家小祖宗厭學了,他越不好好學習他媽越急,秦淮茹越急就越打棒梗,棒梗就越不學習。
到最后再想管的時候,賈張氏變本加厲護著孫子,棒梗就真的管不了了。
如果不是李學武,現在的棒梗得在家混幾年,然后去農村種地。
你看他現在吹牛撂屁有閑工夫逗孩子扯淡,那是有李學武照顧他。
別的暫且不說,養一個半大小子是那么容易的?光是吃就夠難為人的了。
再有周亞梅這樣的老師帶著教導,秦淮茹給他當牛做馬也是應該的。
當然了,當牛做馬這種事或許已經有過了,所以才有了棒梗的今天。
“你這么能吹牛皮,咋還在地上待著呢?”付之棟想了好半天,這才鼓著腮幫子瞪了他一眼,“天上多好啊。”
“哼——我就看不慣你那嘚瑟樣兒!”棒梗也不是什么好餅,說十三四了,實際上跟小孩兒沒啥區別。
兩人經常拌嘴,一個八歲,一個十四,你說這家有消停的時候嘛。
李學武到家的時候,兩人還就這件事嗆嗆呢,周亞梅也沒管他們的意思。
有棒梗這個混不吝在家,倒是讓付之棟有了一些男孩子該有的混勁兒。
周亞梅一直認為,男孩子就該有一些堅韌和頑強,打架都可以鍛煉人。
可惜了,從小跟著他在家的付之棟柔柔弱弱的,不是看書就是坐那發呆。
真正像別的孩子那樣滿街瘋跑的時候很少,棒梗來了以后可好多了。
李學武逗孩子們玩,每天早晨都帶他們兩個去跑步,鍛煉身體,也活躍身心。
這個學期付之棟最大的收獲和變化,不是那兩個100分,在周亞梅看來,是他敢跟同齡人爭嘴,敢吵架了。
不敢動手的男孩子還叫好男孩?
可是吧,這種事不能父母教,就是李學武都不能教孩子動手打架。
只能是哥哥們帶著,誰讓付之棟沒有哥哥呢,棒梗來的正好。
這小子在學校別的沒學會,吵架罵人是本行,動手更是個中翹楚。
棒梗雖然才十四,可知道深淺,不會跟付之棟動手,周亞梅有什么好擔心的。
所以吵去吧,再吵還能吵幾天。
“你回來了,累了吧。”
周亞梅聽見門口的動靜,從廚房里探出頭說道:“飯馬上就好啊。”
“不著急,先去換身衣服。”
李學武看了眼客廳里斗雞似的兩個孩子,笑了笑解釋道:“今天去調研了,衣服臟了,一身汗,洗洗舒服。”
“熱水都是現成的,衣服在架子上。”周亞梅事無巨細地叮囑道:“浴巾用完了要晾起來,別堆在一邊。”
她為什么變得如此嘮叨,難道是厭煩了對李學武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