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賣機場是為了換錢吧?”
李學武看著他抬了抬眉毛,繼續問道:“有了這筆錢你們要干什么?”
“干什么?剛不是跟你說了嘛,搞三產工業啊,賺錢補貼研發啊。”
王新手指點著桌面強調道:“就因為研發經費緊張,你知道我們砍了多少項目嘛,我心疼啊——”
“三產工業不好搞,你要信我的話,就先研究研究再決定。”
李學武一擺手,道:“我這邊可以給你開綠燈,你去我們廠瞧瞧去。”
“怎么?這里面——”
王新疑惑地看著他問道:“有什么問題嗎?紅星鋼鐵集團不就是靠三產工業集資發展起來的嘛。”
“沒錯,但我們的成功不可復刻。”李學武看著他講道:“學我們者生,像我們者死,懂不懂?”
“這條路的盡頭是掌握對外貿易,還需要掌握外匯自主權,你們有嗎?”
他看著王新講道:“就算你們能拿到這些,那得猴年馬月去了。”
“真需要科研經費,得是那種短平快的投資,或者長期穩定盈利的項目。”
“短平快哪里找去啊。”
王新往后一靠,道:“這還沒拿到錢呢,拿到錢也是麻煩啊。”
“就是長期穩定盈利的項目都難找,真有這樣的項目人家愿意出手?”
“那可說不定——”
李學武笑呵呵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掃了他一眼。
王新微微一愣,隨即皺眉看著他問道:“你的意思是說——”
“你們不是想要三產工業嘛,我們手里就有一大堆工廠的股份。”
李學武聳了聳肩膀,道:“我跟集團打個申請,可以將這些三產工業的股份勻給你們沖遞塔東機場的收購款。”
“那能有多少錢啊——”
王新瞥了他一眼,道:“我們給塔東機場估的價是890萬元。”
“先別說你們估的價,先說我們在三產工業所持有的股份價值。”
李學武聽了他的報價忍不住笑了,看著他講道:“你知道我們有多少三產工業嗎?”
“紡織、包裝、海綿、化工、塑料、被服、線料、布料、皮革、汽配、玻璃、電控、裝飾、暖氣片……”
他掰著手指頭給王新數了一大堆,著重強調道:“在集團技術變革的同時,三產工業接收了部分較為先進的機械設備,可以說完全有生產能力。”
“你也不用懷疑這些工廠盈利的情況,獨立經營管理包括了財務賬。”
“你應該知道具體數據吧?”
聽李學武這么介紹,王新倒是有了興趣,比如說化工、塑料等等,這些都是飛機制造所需要的組裝材料。
當初紅星軋鋼廠發展三產工業的初衷也是補充原材料不足的情況。
正因為生產原材料能夠補充,才得以增加了軋鋼產能,有了五金工業,撬動了紅星鋼鐵集團成立的第一桶金。
要說盈利能力,王新倒是不懷疑,因為紅星鋼鐵集團所持有的三產工業主要服務于以其為中心的聯合工業圈。
這些生產原材料和輔助工業為很多聯合工業提供產品,不需要找采購方。
也就是說,這些三產工業拿到手就能賺錢,有成熟的管理、較為先進的設備、優秀的工人……他能不感興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