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在減股。”李學武介紹道:“通過盈利換股、現金增持、交叉互換等手段,聯合工業企業已經從紅星鋼鐵集團拿走超過六百萬元的股份,今年應該還會有六百萬元。”
“這么多?”王新驚訝地問道:“那還能剩下多少啊?”
“剩下多少都有經營權。”
李學武看著他強調道:“這是寫進合作協議里面的,不能改變。”
“況且在三產工業組建之初,紅星廠的股份就占大頭,減了兩年還有很多,就怕你們吃不下。”
他擺了擺手,示意王新先別說話,隨后認真地講道:“我能拿得出集團所屬三產工業從創建到現在的賬本,你能給我看塔東機場每年的盈利賬本嗎?”
“這——”王新遲疑了,因為塔東機場根本特么沒有盈利啊,哪來的盈利賬本。
要是這么說,他們拿著虧本的買賣去換紅星鋼鐵集團盈利的買賣,好像是有點過分了啊?
“三機部同意你們出售塔東機場,有提到人員安置和后續撥款政策嗎?”
李學武見他回答不上來,長出了一口氣,靠著椅子繼續問道:“我們需要成熟的技術工人,但不需要太多的干部,而且不能一直虧損,這撥款……”
“李秘書長,咱們實話實說啊,誰都別坑誰,撥款這件事你就別想了。”
不等李學武念叨完,王新一擺手,無奈地講道:“三機部已經給出了明確答復,塔東機場如果出售給紅星鋼鐵集團,那部里是不會再繼續給撥款了。”
“為什么?”李學武皺眉問道:“我們接收塔東機場以后客機都不用走這座機場了嗎?”
這話問的相當直白,不給撥款,民航的客機還想在塔東機場落地?
就是沈飛想要在這邊訓練也得交費用了,這是基本運營的標準。
王新的回答也很為難,但還是坦誠地講了:“領導的意見是,既然機場交給紅星鋼鐵集團來運營,那就屬于一機部下屬集團企業管轄,屬權上……”
“哦——”李學武淡淡地哦了一聲,看著他點點頭,說道:“那以后落地塔東的飛機都單獨收服務費唄。”
他聳了聳肩膀,道:“三機部要這樣說我們也認,確定屬權確實很重要,否則多了一個婆婆誰都不愿意。”
王新能說什么,只能報以苦笑。
這也是他沒敢要高價的原因,沒了撥款,現在本就虧損的局面更是雪上加霜。
不要覺得是機場就天天都有航班,這個年代哪有那么多客機,更沒有那么多需要乘坐客機的旅客。
“機場職工可以給你們留下。”
王新自覺地理虧,認真地講道:“這部分職工的人事權就在我們沈飛,我可以做主協調,愿意留下的我們都支持。”
“那就談錢不傷感情吧。”
李學武微微點頭,看著他講道:“你可以在鋼城跟我談,也可以組團去京城跟集團談,都可以。”
“這有什么區別嗎?”
王新疑惑地看著他,道:“在鋼城和去京城有什么不一樣?”
他當然知道有什么不一樣,在鋼城是李學武砍他,去京城是李學武當著集團班子成員的面砍他,有什么不一樣。
“無論你跟誰談,價格都不是你我來定的。”李學武坦然地看著他講道:“沈飛可以派出工作組來我們集團評估三產工業股份價值,我們也會派出工作組去塔東機場評估機場的價值。”
“這樣,我們雙方心里都有個底,到時候是請第三方單位來幫忙評估,還是咱們上談判桌討論都可以。”
他攤開雙手,看著對方詢問道:“你覺得我說的這個辦法可行?”
“這個嘛——”王新猶豫了一下,他沒想到收購的進程會這么快。
“只能是三產工業的股份嗎?”
他看向李學武詢問道:“你們正在生產的工業項目和研發項目能不能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