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汽車、建筑、能源等方面也很感興趣。”王新目光探究地看著李學武說道:“或者是……你們的無人機項目。”
“其他項目尚可以考慮,無人機項目想都不要想!”
李學武堅決地看著他講道:“未來那可是幾十上百億元的大市場啊!”
-----------------
李學武敢用26個盟主的腦袋對天發誓,這一次真不是他故意要坑王新的!
他都說了可以用目前盈利情況非常好的三產工業股份跟對方換塔東機場,可王新不懂裝懂,非要吃一口大的。
紅星鋼鐵集團旗下股份經營的企業有哪些?
除了獨立運營管理的三產工業外,還有聯合儲蓄銀行、鋼城汽車制造廠摩托車項目、轎車項目、客車項目等。
除了對內合作,在聯合建筑總公司、營城港區、物流發展總公司、能源開發總公司旗下部分分公司還有外資以技術支持等形式參與的股份制公司。
要說科研項目那可就多了,大部分都是跟華清或者其他高校共有的技術研發項目,再就是與投資商共有的項目。
國際飯店大樓不算啊,這是資本運營的項目,不算股份制。
不得不說,王新真有眼光,一口就咬住了紅星鋼鐵集團所布局的未來最有價值的研究項目,只是有點太早了。
李學武說的幾十上百億的市場都保守了,這是小型無人機啊!
王新是沈飛的副廠長,雖然沒接觸過專業技術管理,但不耽誤他擁有對飛行器敏銳的洞察力。
真要掌握了無人機項目的股份,那未來絕對會給沈飛來個大的加油包。
未來要多久?
李學武不敢告訴王新,怕他哭。
老老實實經營夕陽產業不好嗎?非要挑戰高難度的動作。
說紅星鋼鐵集團三產管理處旗下的諸多三產工業是夕陽產業也不完全對,這得分誰來講這句話,如果是集團高層講絕對沒有問題,因為這些工業企業就是邊緣化和夕陽化了。
紅星鋼鐵集團在過去的技改和組織架構變革過程中已經將簡單的三產工業剝離出去了,本就是當包袱在經營。
三產工業沒盈利嗎?
當然不是,目前來看,紅星鋼鐵集團所持的三產工業盈利情況非常好。
你想吧,這些工廠所生產的生產原材料直接供應給聯合工廠,不需要營銷,管理還是統一的,還有所屬企業的扶持,生產成本得有多低。
既然盈利情況這么好,為啥紅星鋼鐵集團還要把它們當包袱甩掉呢?
生產成本低,可管理成本高啊!
三產工業盈利的基本條件就是沒有管理成本和營銷成本。
紅星鋼鐵集團承擔了這部分壓力,讓這些三產工業的賬面看起來非常漂亮,誰來了都想拿走。
對比管理成本,集團想要甩包袱的原因還有幾個,比如說龐大的職工福利體系,日益完善的組織架構排斥等等。
最關鍵的是,這些三產工業已經完成了當初組建他們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紅星鋼鐵集團已經從三產工業發展起了專業廠,比如說五金廠、食品廠等等,不需要再另養三產工業了。
再比如說汽配系統工業,以前紅星鋼鐵集團準備建廠的時候是怕被限制零部件,這才組建了自己的汽配廠。
現在不用了,鋼汽已經成長起來了,鋼城市工業跟進的更積極,已經在附近建立了集成化汽配生產工廠,專供給集團所屬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
京城這邊的汽配工業就有點雞肋了,如果有冤大頭接手自然是好的。
李學武還是有點良心的,他沒有使勁坑對方,這些三產工業至少能給沈飛帶來超過塔東機場本身的價值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