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雙手交叉著放在腹前,轉頭對李學武講道:“出口海外更應該注重車型的第一感官和應用分類。”
“嗯,你的很對。”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單從這款車的設計和研發思路看,做工具車確實是對的。”
“但你有沒有考慮過環境因素?”他轉頭看向鄺玉生講道:“淮南為橘,淮北為枳,車怎么用還看人。”
“你可能不了解東南亞的汽車應用市場和環境,這種十幾人的客車不僅僅能用作通勤工具車使用。”
他只講到了這里,沒再往下詳細展開地介紹,懂的都懂嘛。
鄺玉生也是隨口提起,他不是鋼汽的一把,哪里會在意太多這個。
話題很快轉到了冶金工業和軋鋼工業,他提到了今天報紙上提到的攀鋼基地。
“三線建設確實有力度。”
李學武贊嘆道:“攀鋼公司是哪年開始建設的?六五年?”
“嗯,六五年開始建設。”
鄺玉生點點頭介紹道:“鋼鐵基地實際上是從64年下半年開始的。”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為啥中原有現成的鋼鐵廠不發展,偏要跑到川省大山里去建新的鋼鐵廠。
這么吧,此時我們面臨群敵環伺的局面,連喂不熟的白眼狼都敢跟咱們呲牙。
考慮到鋼鐵工業對國家發展的核心地位,以及東南沿海和北部邊疆地區可能面臨的敵人轟炸威脅,國家決定在川省攀枝花建設新的鋼鐵廠,以分散重要工業基地的風險。
要知道啊,這個地方不是胡亂選的,攀枝花及其周邊地區,包括西昌的米易、會理、會東、德昌、鹽邊、鹽源、冕寧、喜德,蘊藏著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
這一自然優勢,加之攀枝花獨特的地緣條件,使得該地區成為三線建設中的理想選址。
這里靠近山脈,易于分散和隱蔽,完全契合了三線建設的布局原則。
最終,鋼鐵廠的廠址被選定在金沙江北岸的弄弄坪一帶,以確保在潛在戰爭風險下,能夠有效地保障工業基地的安全與穩定。
“那里的釩鈦資源太豐富了。”
鄺玉生微微搖頭感慨道:“攀枝花是坐在鐵礦石上的城市也不為過,真不敢想象就地取材對鋼鐵工業是多么幸福的事。”
“鋼城在資源上還是不足。”
李學武也是較為認同他的觀點,微微點頭講道:“攀枝花可不僅僅有鐵礦石,其他礦產資源也很豐富。”
“單油氣資源就夠撐起一個工業系統了,再加上鋼鐵工業。”
“你應該不知道,六四年立項的時候還從咱們廠調人了呢。”鄺玉生轉頭看向他笑著講道:“當時我還報名了,可惜嫌我太老了。”
“呵呵——”李學武看向他打趣道:“是看你長相太老了?”
“干部有歲數卡著。”
鄺玉生微微搖頭,道:“通知上沒具體安排,但我聽了,只要去了那邊基本上原地升半級,還有很多升一級、兩級的。”
“原來你的立場如此不堅定啊。”李學武好笑地調侃他道:“給你芝麻綠豆點好處你就要跟人家走?”
“現在是芝麻綠豆。”
鄺玉生也是好笑地講道:“當時咱們軋鋼廠算哪個位置上的。”
“京城工業所屬一般重工業企業,要沒有這幾年的折騰,怎么敢跟人家相比。”
他微微搖頭講道:“就是現在恐怕在規模上也沒法跟他們相比呢。”
“有政策扶持,有戰略意義,怎么比,現在就夠幸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