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玉生也覺得好笑,拍著大腿道:“你要有這份資源也不用在遼東指揮我們干工作了,早上天了。”
“你特么才上天了呢——”
李學武拍了拍他的膝蓋,道:“跟你個事啊,建筑工程總公司瞄準邊疆新發現的煤礦了,你到時候可以跟著去看一看。”
“看什么?鋼材供應歸部里統一協調,那么老遠我賣鋼材去?”
鄺玉生疑惑地看著他,問道:“還是你想在那邊建新廠區?”
“建新廠區條件不成熟。”
李學武微微搖頭,道:“不過煤礦資源開發必定帶著其他資源的匯集,你想想辦法搞幾個聯合單位。”
“越是這種大工程才有核心技術和力量展現,別伍了。”
“咱們的技術還怕伍?”
鄺玉生自信地講道:“再等十年也算全國前排位置,更何況還有技術迭代更新政策呢。”
“你飄了啊,老鄺。”
李學武再一次拍了拍他的膝蓋,道:“聽我的,準沒錯,最近兩年海外的鐵礦石和煤炭進不來了。”
——
11月4日,李學武正式敲定了鋼城療養院的選址和建設工程計劃。
他在上報給集團的意見中強調了集團職工四季療養的需要和重要性。
職工療養政策算是福利待遇的一種,后世企業牛馬可能沒聽過這種待遇,其實很早就沒有了。
最有名的就是北戴河了,相當于毛子的克里米亞,李學武是要在鋼城建設屬于紅星鋼鐵集團的“索契”。
為什么這樣?
因為鋼城也有豐富的溫泉資源,秋冬享受溫泉療養實在是不可多得的體驗,在擁有建設資源的條件下,集團還是要舍得這筆錢的。
當然了,全國工業企業也不止紅星鋼鐵集團一家建設了屬于自己的療養院,只要職工人數足夠需要,有足夠的資本建設,就可以申請開建。
紅星鋼鐵集團已經在津門濱海建了一座度假區,不過那是為了商業準備的,每年都有港城直達客船停靠。
鋼城這一處山區溫泉療養院則是對內服務的。
這里的對內不是對集團內部,而是原則上對國內服務。
在決定和考察建設療養院之初,李學武就同李懷德等人來千山地區多次考察,甚至還在山上住過幾晚。
到底是直接購買具有產權的歷史古跡,還是開荒新建,李懷德把這個問題留給了來鋼城上任的李學武。
李學武到了鋼城以后根本顧及不到這個工作,別的都忙不過來。
直到業務工作理順了,這才看了辦公室提交上來的考察報告。
其實是李學武沒時間,不是項目組沒時間,就在他忙其他事的時候,項目組已經把基礎工作做好了。
地質勘探、安全考察、項目計劃、工程設計、交通保衛等等。
李學武看到的是一份準備多時的總體方案,所以才能很快敲定下來。
至于他前幾天去山上那一趟,誰又能判定他只是去玩的呢。
準備悄然離開鋼城的北方工業報記者劉紅梅就是帶著這種不甘走的。
她是在報紙上寫李學武玩物喪志,可沒想到反手就被打了臉。
不過實事求是地講,她還是很佩服李學武為人處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