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武為什么知道的這么清楚,因為最近他不僅僅要學直升機駕駛,還在補習工程建筑等方面的知識。
他知識都快學雜了,以前在集團工作,還跟上官琪學飛行器制造的知識,后來他調到鋼城,上官琪還經常給他寫信,交流學習方面的話題。
李學武不是一個勤學苦問的人,但架不住他所負責的業務太多了。
這么吧,你但凡對某項主管工作不了解,
你信不信?
當領導的讀者都知道,你要在業務上錯一句話,他們能拿你當日本人騙,心里指不定怎么瞧不起你呢。
李學武學這些知識,不求甚解,更不用成為專家,只要能了解核心應用和指標,在講話中體現專業性,震懾住
什么人最喜歡騙人?
就是那些掌握核心技術,孤傲的很,真不拿你當人看啊。
李學武湊近鄺玉生這邊朝窗外看了看,嘴角一撇道:“做大了。”
“什么做大了?”鄺玉生皺眉問道:“工程施工超標了?”
他不相信李學武只隨便地看了一眼就知道工程量超標了。
李學武真沒那個能耐,他的是牌子做大了。
“早特么強調過,三級分支機構對外可以省卻集團公司字樣。”
他不滿地嘀咕了一句,隨后坐穩了身子,給鄺玉生講道:“在今年年初的組織架構變革會議上,李主任就明確講過不要過度強調集團公司。”
聽他這么,鄺玉生回頭看了一眼,那塊大牌子上的字數確實多了。
“紅星鋼鐵集團聯合建筑工程總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按李學武的意思,應該稱:紅星聯合建筑第四工程分公司。
“可能是底氣不足吧。”
鄺玉生呵呵地笑著道:“到了外面大家都喜歡叫全稱。”
“治的就是他們這個病。”
李學武皺眉強調道:“連對自己都不自信,還提什么工程自信。”
“要不咱們也學學攀枝花鋼鐵基地的施工和管理保準?”
鄺玉生心心念著剛從報紙上獲知的攀枝花鋼鐵基地加速建設的消息,幾句話便要提一句。
“攀鋼在建設之初就采用了嚴格的承報責任制,明確了各方的責任和任務。”
他給李學武介紹道:“攀鋼的鋼鐵供應是由鋼-鋼和一冶承擔的。”
“煤炭則則是由遼省阜新礦務局和滇省煤管局負責的。”
“電力需求由華東和華北電管局共同保障,而基建材料則交由唐城水泥廠負責供應。”
“此外,貨用船舶由魔都滬東造船廠打造,木材則由龍江和吉省林業局提供。”
“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則由魔都、津門、京城以及川省、滇省和郵電部共同參與組織建設。”
鄺玉生指了指窗外講道:“不咱們京城,就是遼省前兩年得有多少職工去了滇省支援三線建設。”
“這才叫大工程,質量有保障。”
“你拿攀鋼比啊?”李學武哼笑道:“我要有這么多資源可以調配,您信不信我能從這修條隧道通到亮馬河工業區去?”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