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東德?東德在哪?”
聽兒子提起最近的行程,劉茵一下子就愣住了,“在東邊?”
“在西邊。”李學武輕笑著給母親解釋道:“就是原來的德意志國,現在一分為二,分為東德國和西德國。”
“去那么老遠干啥啊?”
劉茵放下包了一半的餃子,走到里屋門口看著屋里的兒子問道:“坐船過去?不得猴年馬月才能到那啊?”
“媽——都什么年代了!”
李雪好笑地抬起頭給母親解釋道:“二哥是同其他集團領導一起乘坐飛機飛過去。”
“飛機?那得飛多久?”
劉茵有些慌,搓著手里的白面看向兒子問道:“不會有什么危險吧?”
其實她哪里關心德國是東邊的還是西邊的,她是擔心兒子此行是否安全。
李學武笑著點點頭,安慰母親道:“又不是只有我一個,整個工業系統要去六十多人呢。”
這一次老李之所以心里沒底,怕在外面露了怯,還就是人太多了。
你想吧,副總帶隊出訪,隨團的最低也得是企業副職,還得是關鍵副職。
李懷德能把李學武的名字報上去,還得說李學武以往的工作成績,以及在遼東負責的工業企業集群具有影響力。
工業系統名額有限,給一機部的名額就更少了,一般都是一個名額。
為啥紅星鋼鐵集團這么特殊?
原因有很多,首先紅星鋼鐵集團的實力雖然還沒有絕對的優勢,但涉及到的產業規模非常可觀,發展潛力十足。
其次集團職工總人數即便是削減了將近3萬人,可在整個工業系統內也算得上是超大型企業了。
最后便是集團開展的對外進出口與技術合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上級也希望此次出訪能達成一系列切實可觀的合作。
上面在挑選工業代表的時候首先要看發展潛力,再看生產規模和業務范圍,最后才看負責人的資質和能力。
要真是看資質和能力,老李或許得排到100名以外去,可誰讓他占著一個懂管理,出成績的先決條件呢。
紅星鋼鐵集團有自己的工業企業集群,構成了重工業和重、輕混工業上下游產業鏈條的閉合經營管理。
尤其在汽車、電子、飛機、船舶、鋼鐵等典型重工業行業領域創造出了優秀成績。
在對外合作與貿易工作中,建立了聯合儲蓄銀行,創辦了國際事業部,打通了與國際貿易市場接軌的渠道。
這種獨特的產業優勢在行業內和系統內都屬于拔尖和特殊的存在。
疊加了如此之多的buff,全系統上下誰又能爭得過紅星鋼鐵集團呢。
別說李懷德要多帶一位副職,就算帶兩個上面也不會說啥的。
這一次去東德實際目標和正治意義非同一般,如果能達成實際合作,對于內地打開國際市場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其他企業長時間與國際市場斷聯,這一次出去真不一定能找到合作的機會。
可紅星鋼鐵集團不一樣,早有對外貿易基礎,這次隨團出訪,帶著政策談合作,絕對是如虎添翼的存在。
如果真能促成紅星鋼鐵集團與東德一些重工業企業和輕工業企業的合作,上面完全可以擴大紅星鋼鐵集團的經營性政策條件,給予和放寬約束限制。
既然已經選擇紅星鋼鐵集團作為市場化經濟的試點企業,那就給予更多的發展條件,促成企業的進一步變革。
李懷德也是聽了杜主任的解釋,這才了解了此次行程的目的和意義。
紅星鋼鐵集團有什么業務可以作為合作經營的資本?
或者換個思路考慮,東德有什么值得紅星鋼鐵集團學習和合作的。
這個問題不僅是留給李學武的作業,組織和參與此次出訪任務的工作組都在思考和整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