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紅星鋼鐵集團參與此次出訪任務由總經理李懷德帶隊,秘書長李學武陪同,相關經濟干部隨同,實際上呢?
就在李學武知道這個消息以前,李懷德已經授權給總經濟師高雅琴、總會計師景玉農和總工程師薛直夫共同組建工作小組來籌備和策劃了。
不要覺得李學武什么都知道,他對于此時的東德了解甚少,只知道東西兩德是在90年重新合并在一起的。
這還是他學習和研究北毛解散和平演變歷史教訓經驗時記住的。
誰的大腦能記住所有的歷史事件,就算是歷史高材生也不可能把社會、經濟、正治、醫學等等全部學科都記住。
不了解不等于不能了解,國內的封閉只是相對來講的,就算李學武不知道,不是還有上層渠道和外企渠道嘛。
李學武從集團出來的時候就同圣塔雅集團、三禾株式會社以及吉利星船舶的凱瑟琳通過電話了。
很簡單,直白地講出了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此時東德的所有資料。
有人問了,明明紅星鋼鐵集團與這三家早就開展合作的外企有聯系,憑什么還要等他回來聯系?
很簡單,集團已經就相關訴求向所有關聯單位發出了求助函,可這份信函是發給對方單位的,不是主要負責人。
而李學武就不一樣了,直接電話聯系對方的總裁、主管或者總經理。
早在李學武負責經濟對外聯系的時候,這三家企業就是他的關系戶。
這一次集團也給駐港辦事處去了消息,請國際事業部的同志收集消息。
工作組發出的消息主要針對東德的工業發展狀況,企業目錄以及發展規模,更重要的是產品市場和技術優勢。
李學武除了問這些還問什么?
他想問東德的總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知道對方的產品和技術不是全部,談判更需要結合實際環境來出招。
今天他當然沒有時間考慮這個,同老李詳細談過工作組的工作細節以后,又同關系外企通過電話他就回家了。
老太太過六十整壽,他再忙也得回家盡一盡孝心,一輩子也就這么一回。
況且三叔李同趕巧來京,他不能抻到晚上再回家,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如果按老太太的想法,別說六十整壽,就是六十六、八十八也不會過的。
不辦壽,不收禮,老太太就是這么絕對,她說過壽等于折壽,她還想多活幾年,好看看兒孫長大成人。
李順是一家之主,自然要聽母親的意見,只是也要為老人考慮。
老太太身下有三個兒子,因為種種原因,真是天南海北,一年到頭都不一定能見上一面。
就是他的兒孫,這還得說二兒子有能耐,把所有兄弟姐妹聚在京城,否則他也要承受這種親人離別相思之苦呢。
可特別就是二兒子李學武偏偏不在京城工作,一個月也就回來兩三次。
老太太最在意哪個兒孫?
也別說誰遠誰近,經常能見到的她就不會那么的思念和在意,越是見不著,越是不好見的才想念。
李學武的三叔李同回來的次數最少,因為他在部隊身不由己。
李學武這一年,上半年工作忙,下半年工作累,就是回來也只能跟老太太坐一會,說不了幾句話。
老太太想這二孫子,不招待,不收禮,但家里人聚一聚熱鬧一下沒毛病。
李順也是應兒子們的要求,這才同老太太商量的。
去年丈人,也就是李學武的姥爺六十整壽,家里人也是這么熱鬧的。
既然有大姥在前,老太太也就沒再堅持,只是強調不要收外面人的禮。
這一點李學武同父親都同意老太太的意見,也認同不場面做壽的道理。
家和萬事興,還是要過好自己的日子。
不收禮,只叫家里人一起吃飯,可總擋不住親朋故舊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