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招募流民的舉措也加大了對摩爾多瓦的開發,這些魯塞尼亞人充實了摩爾多瓦的人力。而根據今年的檢查結果,整個摩爾多瓦一共才有26萬人口。
人口不夠經濟軍事什么的自然就弱,鼓勵生育也就上升到國策的地步。在雅西,孤兒院成立起來,慈善醫院也開始設立。產婆的社會地位也在上升。
當然,給予平民一定的社會提升機會,促進社會流動也是最重要的。但流動性不能太大,不然就會像法國人口停滯不前。
在東面,瓦拉幾亞和哥薩克保持著良好關系。雇傭的哥薩克士兵被整編成衛隊,直接發放薪水。
一些哥薩克也帶著自己的家人定居在這里,他們逐漸學會了當地的語言。畢竟信仰是一樣的。
而哥薩克首領也在黑海沿岸擴大影響,并且準備和立陶宛對一下。這個國家擴張太猛了,必須要對抗。
分割線
在肯普隆格,米爾恰大公迎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教皇波尼法爵九世派遣特使前來勸說大公對奧斯曼作戰。
此時正是天主教會大分裂時期,羅馬和阿維尼翁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兩位教皇互相攻訐,互相開除對方教籍,并同時向西歐各國征收貢賦和稅金。各國則根據其對法國和德、意的政治態度和關系的親疏,分別擁護其中一位教皇,而形成兩個勢力集團。當時承認羅馬教皇的,除德、意外,還有與法國處于百年戰爭狀態的英格蘭和受德意志影響的波蘭、波希米亞、丹麥、瑞典等。承認阿維尼翁教皇的除法國及其盟國西班牙外,還有與英格蘭不睦的蘇格蘭和受法國影響的西西里和撒丁尼亞。各地教會則基本上按本國君主的態度行事。
天主教會的大分裂及其混亂、腐化、搜刮民財等種種惡跡,大大降低了教會在歐洲人心目中的威信,教皇的權勢和威望也一落千丈,逐漸被社會所厭惡和嘲笑。隨之,各個國家開始撤回各自對教皇的支持,要求結束分裂局面。
而羅馬教皇派人來這里,自然是為了勸說米爾恰大公對奧斯曼發動攻擊,他好獲得更多的政績來攻擊阿維尼翁。并且只要改信,外援就會非常多。
但這樣一份特別好的方案被米爾恰否決了,廢話簽訂和約還不到一年就撕毀,這不就是自己的話自己當放屁嘛。臉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米爾恰嚴詞拒絕,那位使者竟然還放出威脅之詞,說他們既然能懲罰君堡那些人,也能懲罰你們。最后被極不友好的方式給趕出去了。
米爾恰可不想聽他的胡扯,國際形勢他還是能看懂的。不知道為什么不是他們在抗擊奧斯曼的第一線,上帝真是不公。
中央政府被繼續完善,行政區劃由28省變成30省。以免造成行政資源浪費,擴大財政部門的權力,將地方的軍權、財政權和司法權全部集中到政府。
對于波雅爾會議,米爾恰將其常態化,并吸收市民和中小地主階層進入。很快這個會議從70多人上升到155人,而這些波雅爾不屑與他們為伍,就離開原本的大廳去另一所房子開會。而剩下的會議成員就還在原本的大廳中開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