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是容不下他們了嗎,這么想跑”
“誰讓奧斯曼的蘇丹已經對這里進行清除破壞,這些人覺得馬上就要陷落了,就開始跑了。”
看著打算離開這里的人,彼得為這個帝國感到悲哀。一千多年了,現在已經在亡國的邊緣徘徊,如果沒有一個英明神武的領導,1453的還會來的。
彼得在這座城市里已經沒有任何目的了,他帶著他的船,駛出了金角灣。七天后,船來到了布爾加斯。至此,彼得的歐洲之旅正式結束。
此次旅途,歷時十一個月,先后來到了10個國家,76座城鎮和14個大城市。并隨身寫下了十幾萬字的游記,隨后再加以補充,著名的歐洲游記完成。里面詳細描寫了中歐和意大利國家的地理、人文和經濟,是了解中歐的必讀書籍。
同時,彼得也從北意大利偷師學來的技術也整編成冊。鑄鐵、紡織、造船、軍工等技術都有,都是這個時期最先進的技術,搭配游記看效果更加。
這次的旅行增加了彼得的見識,并沿途撒下了影響未來的火種。更多的是,一些中歐工匠和熟練工人也來到了這里,他們在康斯坦察和布庫爾耶什蒂定居下來,用自己的手藝謀生。
一些人在當地教會的影響下改信東正教,其他人則集結在一起形成社區,在首都地區形成不一樣的景色。
他們的工藝是瓦拉幾亞需要的,原材料變成一個個的工業品,并出口為國家增加收入,這是非常好的。而且軍工工業的技術也為軍隊的建設立下功勞。
彼得還給父親寫了信報平安,同時將他的熱那亞船轉移到康斯坦察港口,里面的貨物運輸到首都,這是給家里人的禮物。而他則繼續投入到工作中,畢竟他保加利亞總督的職務沒有撤銷。
此時的北保加利亞已經重新煥發活力,索菲亞和特爾沃諾成為了經濟中心。人口也在快速增加,勘探人員在尼什附近探查到了一個鐵礦和一個煤礦,鋼鐵的冶煉也會加大。
在彼得來到索菲亞后,他繼續查看了地方情況,在他不在的期間,有五萬人來到了這里,還有十萬人經過這里往北前往了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他們會成為瓦拉幾亞未來的推動力。
收入情況中,關稅增長最快,人頭稅最穩定,工商業稅和農業稅也有不少增加。保加利亞的財政越來越富裕,這讓彼得可以有更多的資金從事文化方面的建設。
推廣瓦拉幾亞語,加大繪畫、詩歌方面的研究,并給大學更多的建設資金,除了北意大利,就沒有哪個統治者如此重視文化。而且彼得還重視其他國家的書籍,他會花重金購買書籍,并讓人翻譯,如同黃金時代的阿拉伯人一樣,瓦拉幾亞開始了大翻譯運動。
教會對這個有些抗拒,但彼得則以實用為主,拋開政治正確不談,這些是非常有用的,不管是醫學、物理、化學、文學、數學,取長補短才是正道。
天文學也發展起來,在久爾久附近的修道院,第一個天文臺建立起來。一些修士開始觀察天空,并記錄變化登記在冊,試圖要趕超其他國家,變成第一。
建筑、文學也在快速發展,各種建筑和文學作品出現在瓦拉幾亞,而這一切,都和彼得脫不開關系,畢竟沒有這位繼承人,瓦拉幾亞的命運還很難說。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