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釀酒和糧食
彼得又開始搗鼓什么了,他在自己搭建的煉金室中做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煉金術起源于埃及,后在希臘化時期得到發展。中世紀時,歐洲人相信通過一些手段可以點石成金,于是開始大量的實驗,雖然沒有金子,但也推動了化學的發展。
在西班牙,這個被阿拉伯人占領的基督教國家,處于阿拉伯和基督教夾縫中的猶太人開始了第一批翻譯工作,不過由于他們并不是煉金術士,也不甚精通拉丁文,所以當時翻譯的諸如七十論這樣的著作的譯文晦澀難懂,甚至完全失義。后來,基督教世界的一些學者開始接觸煉金術,才正式宣告了煉金術歐洲時期的開啟。
彼得也建造了一個煉金室,無聊的時候就在這里鼓搗鼓搗。并且以假名與其他煉金術士進行書信往來,比如他從一個佛羅倫薩的瘋子煉金術士口中得知,將尿液進行蒸餾等一系列工序后,會有金子出現。
也算是獨特的見解。
不過彼得最近研究的課題是如何改進釀酒技術。
歐洲現在最常見的酒就是葡萄酒,糧食酒比較少,雖然有了啤酒,但度數太低,如果有更高度數的糧食酒就行了,羅斯人應該會喜歡的。
他記得伏特加多了個過濾的步驟,先將原酒進行過濾,然后進行蒸餾。這個時代進行過濾的只能是木炭,先將用大麥釀的原酒用木炭進行過濾,再用從十字軍東征傳來的白蘭地蒸餾器進行蒸餾。這樣就擁有了濃度高達90的酒精,接著再用蒸餾水進行淡化處理,這樣一瓶晶瑩剔透的新型酒就做好了。
制作的過程中,彼得都不敢睡覺,生怕實驗失敗。而且每10升蒸餾液用15千克木炭連續過濾不得少于時,這樣的折磨是很受不了的。要不是彼得還做些別的,大公還以為自己的兒子煉金走火入魔了。
最終,經過一個星期的“煉金”,12瓶晶瑩剔透的酒成功出爐。就是還沒有試過,不知道這效果如何。
彼得嘗了一口,一股濃烈的感覺在他的嘴里擴散。辛辣味直沖天靈蓋,彼得沖的差點暈倒。
“看樣子還可以”
這樣的酒肯定能征服哥薩克和那些生活在高緯度的人,這樣的口感非常適合他們。而且在兌水之前的酒液可以當醫用酒精使用,真正做到了一酒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