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試點改革
移民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什么德意志人、波蘭人、魯塞尼亞人、波西米亞人、意大利人、安納托利亞居民等都向瓦拉幾亞移民。
移民越多,那么文化也就越多。瓦拉幾亞大力提高教師地位,并鼓勵教會傳教,既然他們來到這里,就意味著他們已經和自己的故鄉一刀兩斷了,那么入鄉隨俗成為了必要的操作。
改信、認識新語言,這是每個新移民都要做的。不然你在這片土地生活不下去,特別是新月教和天主教,東正教對這兩個打壓可是非常厲害的。
一手拿圣經,一手拿鐵劍,武裝傳教就是好。
東正教可謂是從夾縫中生存,西面天主教,東面新月教,東正教只有巴爾干和羅斯地區,現在好不容易起來,不好好凈化一下嗎。
傳教士是瓦拉幾亞最忙碌的人了,除了傳教,他們還有教師、醫生等職業,在這個地方,心真累。
還有彼得,不管是軍隊還是內政都忙死他了。但誰讓他是瓦拉幾亞的共治者呢,這不,他又向大公遞交了關于波雅爾會議的改革法案。
具體就是,議會退出日常管理序列,每年只召開一次。在農閑時節,也就是冬季,集中在布庫爾耶什蒂開一個月的會,把重要問題,比如立法和稅收,以及對官員的評估等重要的事情集中解決了。會議結束后,議員們該去哪去哪,其余11個月,日常事務也會由官方機構處理。
當然,議員們,包括地方的議員們,也有監督地方上的官員們的責任。如果誰在地方上橫征暴斂,或者橫行不法,議員們有資格直接向監察部門反映情況,請求發起調查。
“議會一年一開”宰相安杰爾聽到這個建議后,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因為,這等于剝奪了貴族們大部分的權利。每年才一次發言機會,如何展現自己的權威啊
要是換成其他國家,這樣削弱議會的權利,可能早就遭遇叛亂了。而且,是貴族的集體叛亂。
不過,瓦拉幾亞的舊貴族都被兩次叛亂給殺的差不多了,新提拔的貴族支持大公,這導致壓根沒人反對大公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