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克里米亞
“到了,我們終于到了。”
一群衣衫襤褸的人來到維魯加城外,當地的居民看到他們的模樣,馬上明白他們遭受到了多少苦難。因為他們也是這么過來的。
維魯加建城以來,每天都有大量的農奴和奴隸逃到這里定居。久而久之這里就成為韃靼部落的眼中釘,距離維魯加毀滅最近的一次發生在半年前,二十多個部落組成聯軍,并從熱那亞拉來一部分贊助后向維魯加進攻。當時維魯加的城墻都要倒塌,眼看就要支撐不住的時候。一場猛烈的大雪襲來,部落的馬匹和牛羊十之八九都受凍而死,趁此機會守軍加固城墻,聯軍見此情景,只能撤退。
守軍和居民都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等敵軍撤退后,他們重建了維魯加,并加固了城墻。而周圍的奴隸聽說后也來到這里,人口越來越多,很快就突破了四千人。
彼得為克里米亞地區了一些支持,并派遣政府官員進行治理。當地生活的民眾也逐漸向瓦拉幾亞靠攏,文化重新洗牌。
經此一戰,韃靼部落持續衰落。克里米亞教會在這里站穩腳跟并逐漸向北推進,新月教隨著金帳汗國退卻而縮小范圍。
克里米亞半島南部含富鐵礦,當地的礦場為政府所有,并且有了一定的規模。大量的鐵礦石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康斯坦察,借著出口的資金,維魯加有建設了幾座教堂和擴大生產,并且一些商人在這里投資建工場,當地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不過,大量奴隸逃跑,不僅讓韃靼部落生氣,也讓熱那亞生氣,他們統治下的卡法城是黑海最大的奴隸交易中心。羅馬帝國和可薩汗國,也曾為了爭奪這座城市而大打出手。到了十三世紀,由于蒙古人的西征,金帳汗國的勢力開始擴張至卡法城,城中的熱那亞商人也遭到了蒙古人的打擊。
隨著金帳汗國占領卡法,導致卡法城的奴隸貿易開始崛起。在此之前,卡法城也存在奴隸貿易,但是隨著韃靼人和諾蓋人的加入,使卡法城徹底淪為了一座“奴隸之城”。韃靼人和諾蓋人不斷將俘虜的東歐人賣往卡法城,導致上百萬的東歐人被販賣至世界各地。
在當時卡法城的奴隸市場,奴隸的價格一般在20至60金幣左右,但是奴隸的價格也會隨著當地的局勢而受到波動。一般來說,每當發生戰亂或者天災的時候,奴隸的價格最低。而和平時期的奴隸價格最高,因為捕奴手在戰亂時才能得到大量的俘虜。
韃靼人和諾蓋人,經常成群結隊的襲擊東歐人的村莊,他們從母親手中奪走孩子,從丈夫手中奪走妻子。而且每當爆發戰爭的時候,韃靼人和諾蓋人還會大規模的掠奪人口,以至于捕奴業成為了這些部落的主要經濟來源。
在這之前,熱那亞人、威尼斯人也開始在當地進行奴隸貿易,會主動綁架蒙古、突厥和斯拉夫人為奴。糧食、貴金屬、橄欖油和武器被在這座城市廣泛貿易,斯拉夫、高加索和突厥奴隸在卡法裝船,被販運到西亞或埃及。
熱那亞人開啟了卡法奴隸貿易,并從中攫取了驚人的財富。而由于阿卡在1296年淪陷,羅馬教宗禁止與馬穆魯克王朝進行直接貿易,黑海路線也成為重要的香料貿易渠道,金幣和銀幣如同暴雨一樣落入熱那亞人的腰包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