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逃跑受損失最大的是他們這些商人,但維魯加和亞倫是瓦拉幾亞的地盤,還是得找大公商量才行。
“今天又有300多逃跑的奴隸來到這里,我們還要收留嗎”
市政文書詢問維魯加市長,市長想了一下,隨后說道。
“收留,他們都是可憐的人,上帝不會放棄每一個愿意追求幸福的人。我們戰勝了韃靼人,也會戰勝任何一個敢破壞維魯加和平的人。我們要讓那些農民和奴隸看到,維魯加永遠歡迎他們。”
為了安置這些人,市長可謂是絞盡腦汁,除了開墾土地、雇傭工人和訓練民兵外,他還讓一些人加入到教會中。借著教會的皮擴大控制范圍。
“現在國庫還有多少錢”
“除去未來三個月要用的,現在還有12000金列伊。”
“嗯,先拿出三分之一,在維魯加的東面再建造一片房屋區。”
市長不斷的規劃著,這些不僅能容納更多的人,還可以增強維魯加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更重要的是,大公已經確定維魯加是克里米亞地區的首府,為此必須要建設一座大型城市才配的上他的地位。
盡管政府支持較小,但瓦拉幾亞在克里米亞的擴張也受到金帳和立陶宛兩大國的注意。克里米亞在黑海的地理位置不管是維陶塔斯還是脫脫迷失都是要得到的。現在卻被瓦拉幾亞搶先,這是他們都覺得還是先聯合起來將這里拿下再進行分配才好。
彼得也明白克里米亞的重要性,為此對亞倫和維魯加這兩座重要城市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不僅有完備的防御體系,還有火炮和噴火器等新式武器。由于立陶宛和金帳汗國軍隊以騎兵為主,所以守城的遠程火力非常強大。
在瓦拉幾亞控制下的克里米亞擁有人口15萬人,而且還在不斷增長。經濟也是當地最發達的,甚至超過卡法和頓河河口的亞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當地的地理位置而來的。
當地民眾也開始以種植和畜牧為生,養羊和糧食成為他們主要勞作對象。生活穩定下來,在這之前,這樣的生活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
瓦拉幾亞成為了奴隸中口口相傳的天堂,不少人冒死逃跑就是為了獲得自由。他們逃跑的越多,熱那亞人和游牧民族就看管的越嚴,但即使這樣,這些被抓的奴隸還是沒有放棄,寧愿自己死,也要給家人創造逃跑的機會。與其暗無天日的或者,不如拼死一搏,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