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削弱勃艮第派,同時也是為了找回場子。趁著勃艮第公爵在蒙特羅的一座橋上跪下行禮時,奧爾良派突然發動襲擊,打死了公爵。
就這樣,歷史上以同樣方式死去的公爵提前兩年去世。這讓他們的聲望雪上加霜,新成為公爵的菲利普不到25歲,他自幼在佛蘭德斯長大,對那里更感親近,他喜愛奢華,相較于權術和征戰更喜歡表演和馬上比武,但他對法蘭西的統治欲比其父還強。他對英國入侵的解決方案是與英國共同瓜分法國北部。
就算是由英國人來統治,他也能從中獲得許多利益:他能用極少的代價統治法國大片區域;如果他能成為巴特蘭王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還能獲得大量的權力,這比控制瓦盧瓦王朝能使他獲得更多權力。
既然要和平共處,那么勃艮第的軍隊就要撤回來了。其他的就讓奧爾良公爵來吧。
——————————
彼得從前線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消息,得知法國和奧地利這兩個帶頭大哥都給打趴下了,那么東方也該算賬了。首當其沖的就是格魯吉亞。
“陛下,全部準備好了,30000人會進攻格魯吉亞,同時6000騎兵會快速前往第比利斯,我國的使者也會從中協助,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能將格魯吉亞國王送到您面前。”
佩特科夫向皇帝匯報情況,既然西部地區告一段落,那么東部地區該開始了。不然的話就太沒意思了。
“格魯吉亞這個國家朕實在是不放心,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好。”
如果亞歷山大能夠乖乖聽話,那他還能夠容忍。但可惜,他沒有。
亞歷山大一直致力于將羅馬趕出格魯吉亞,為此,他甚至和異教徒合作,這讓正教會認為這是一個向異教徒投降的人。雖然他們不反對和異教徒和睦共處,但這件事只能讓皇帝來做。
“既然如此,準備好就開始吧,不要讓那位公爵等急了。”
“是”
佩特科夫退下了,隨后巴蒂斯塔走了進來。
“陛下,維也納投降了;英格蘭人攻占了巴黎;勃蘭登堡占領了西里西亞。”
一下子三個消息砸的彼得不知道在哪,不過這些好消息可是非常重要的。
“好啊,太好了,這下子他們沒有二十年別想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