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到了。”陳知行點頭。
這個答案并不出乎陳知行的預料,因為所謂天罡三十六變,只不過是在削弱人的時感敏感程度,使得人忽略時間的流失,可卻不能夠給修士延長壽元。
而一妙如今已經快要七千歲了。
若是不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去以境界的提升來補充自身的壽元的話,她大概還有一千三百年可活。
一千三百年。
聽起來似乎不斷,可哪怕是按照陳知行如今的天罡變化第七變的進度,一千三百年在他的感官中亦不過是三四年的時光。
三四年又能做什么?
一妙不愿這般揮霍自身來之不易的壽元,也對在未來這一千三百年的時間里突破靈界那位空間道主的壓制不曾有任何的信心,除非她愿意隨著那殘魂遠離天下,踏上結果未知的回返仙域之路,不然無法突破空間道主壓制的她去修行天罡三十六變,不過是在糟蹋她如今剩余的時間。
當然,這其中亦有一妙自己說的那個道理。
她舍不得。
一方面是舍不得自身的壽命,另一方面則是舍不得自身人族的身份。
無論再怎么去重復自身大羅道主的身份,再怎么不喜歡天圣老頭的偏心,可說到底,天圣終究還是她一妙的師祖,其身上的一些觀念亦是傳承到了一妙的身上。
就比如,人族。
修行天罡三十六變,把自身的時感都變得與常人不同后,那么人還算是人么?
連與正常人交流都需要壓抑自己,那她一妙又如何稱呼自身為人?
“陳知行。”
“嗯。”
“你現在冷冰冰的,像一塊木頭。”
“哦。”
“我忽然后悔帶你去見那殘魂了,這天罡三十六變讓我失去了一個朋友。”
“你想多了。”
陳知行只是搖頭。
半個時辰后,一妙離開了無憂仙島。
陳知行也干脆的重新閉關。
沒人知曉如今可以排進天下前三甲的二人之間究竟交流了些什么,接下來的五十年里,修士們唯一感受到的變化,既是星君一道的強勢崛起,和天底下修行星辰法門的修士的快速增長。
從陳知行證道星君,到如今星君之道大行其道,這期間度過的甚至還不滿百年。
不到百年的時間里,星宮發展到了極致,與圣地之差只差一個名頭,甚至在一些修士的眼中,如今的星宮就已經是第四座天玄圣地。
甚至于,其與修士中的普及程度,甚至比曾經的五行大道還要過分。
平均十二個修士之中,既有一個主修星君之道,二人把星君之道當作輔修!
這夸張到占據人族修士四分之一的基本盤,讓整個天下都體會到了星君之道的可怕與好處。
而在這百年之中,亦有了第三尊星君之道的長生出世,出了好大的風頭。
可這些,卻似乎和陳知行這位當世的星君道主,再無任何的關系。
甚至于,因為陳知行不怎么接觸凡塵,自將界開始至今,九十年的時間不怎么與天玄界修士接觸,天玄界的修士基本已經把他當作了傳說中的人物,亦或是祖師堂中的一尊雕像,就像是當初的李二,又或者說是化羽仙尊與羽化圣地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