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收拾一下,將代扣的組織費、工會費清點好,挨個辦公室去辦交接。
在把組織費交給方圓時,方圓也告訴了唐植桐一個消息:“你來的正好,市局今天打電話通知,市里準備在10號一早在市府召開市里的文教精英會,你到時候記得參加一下。”
“行。真趕巧了,我正想問這事呢。既然定下來了,我就放心了,那我明天就踏踏實實的去基層調研。”唐植桐在心里盤算了一圈,明天走,9號回來,正好一個星期,腳程快的話,最少能跑三個公社。
“一定要注意安全,路上不太平,轉運處那邊現在出車都是兩人一組了。你想去哪?要不我跟轉運處那邊打個招呼,你跟車一塊下去吧。”方圓不攔著唐植桐往下面跑,現在上面提倡下基層的,唐植桐這次下去也是一種奠定群眾基礎的過程,得支持。
“跟車不方便吧?我得帶著自行車。”唐植桐有些猶豫,轉運處的車肯定比自行車快,也比公交車方便,只不過搭便車的話,自己的自行車就不好往空間里藏,只能扔車斗里了。
“沒什么不方便,反正車也裝不滿。”方圓當即就拿起電話準備撥號,剛撥了一個號,卻又停下來,再次問道:“你打算去哪邊?”
“先往西去吧,我捎帶著走個親戚。”張承平已經回去一個來月了,中間大舅來過家里一次,看上去還行,但這次有機會,可以再過去看看具體的情況,也省的母親心里惦記。
方圓點點頭,重新撥號,電話接通后,三言兩語就談妥了,掛上電話,笑著跟唐植桐說道:“巧了,田根福明天上午跑西邊,我記得是你在呼家樓郵局老同事的丈夫來著?也算是熟人,不過你時間上能安排的過來嗎?”
“對,能!謝謝圓哥!”唐植桐沒想到這次下基層能蹭到田根福的車,鄭重向方圓道謝。
自打來了押運,工作上的事情順風順水順心意,這里面少不了方圓對自己的放縱和容忍,若是放在其他單位,大概能開除好幾次了。
“瞎客氣,你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下午沒事就早點回去準備,不用卡著下班點了。”方圓揮手趕人。
唐植桐在與工會陳大姐做了交接后又去了食堂,將昨天請丁建輝吃飯欠著的飯票交給了高立德。
盡管剛才發工資的時候兩人就打過照面,但唐植桐依舊選擇私底下見面清賬。
如果當著其他職工的面給昨天的糧票,到時候有人學了去,受為難還是高立德。
吃過午飯,跟馬薇交代一聲,唐植桐就再次溜了號。
回家的路上,唐植桐盤算著已經有個把月沒往家帶板油了,本來打算再薅一塊,可又想著高腦油還沒吃完,就把伸出去的手又縮了回來。
還是等自己回來再說吧,油吃多了容易胖,扎眼。
等回到家的時候,張桂芳正在揉面,一盆棒子面,一盆白面。
一見兒子回來,張桂芳就開口道:“我給你蒸點饅頭你帶著,出門在外不能餓著自己,窮家富路,吃好一點。”
“媽,我這次出門不帶饅頭,只能帶窩頭。現在農村啥情況您也知道,帶窩頭我都嫌扎眼,咱不能太脫離群眾。”唐植桐哭笑不得,昨兒之所以強調帶窩頭,就是因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