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光認識,還挺熟。”武愛軍撓撓頭,事情又匪夷所思起來,感情科委說姓秦的意圖傷害科研人員是指的唐植桐?那跟國家機密扯上關系的也是他?
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武愛軍覺得有點挫敗,他一直以來都憋著一股勁,想在某個方面爭一口氣,可越來越發現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
王慧茹上午收到了侄子王波的來信。
王波在信里除了問候姑姑一家外,還說了自己被衛生部門選為代表,將于下個月參加全國群英會的消息。
王慧茹看著看著,眼淚就止不住的掉下來了,喜極而泣。
“老王,這是咋了?你家老顏欺負你了?”旁邊的同事見狀,關心的問道。
眼下農村已經進入挨餓的高潮期,外地農村尤甚,不少同事接到老家的信都會唉聲嘆氣,哭的也不在少數。
唉聲嘆氣無非是家里在要錢,哭的絕大多數都是有至親離世。
這種日子什么時候能到頭,大家心里都沒有底。
不過同事知道王慧茹的老家是京郊,京郊可比外地好太多了,雖然下去巡診能看到浮腫的病例,但好歹還有口吃的續命……
“我家老顏好著呢!”王慧茹一抹淚就笑了出來,王波能有如此成績、大哥一家能在農村過的相對舒適,哪一條的背后都有丈夫的鼎力支持,她已經很滿意了。
“吆吆吆,這就護上了?昨天是誰說家里糙老爺們不洗腳就上床,襪子隨手扔?”同事打趣道。
“啐,昨天是誰勸我兩口子過日子,難免會有勺子碰鍋沿、牙齒和舌頭打架?今兒怎么話到了你嘴里又成了另一番理兒?”王慧茹掏出手絹,將臉上的淚擦拭干凈,開始跟同事逗悶子。
“得得得,這是一句老顏的壞話都不讓我說說呀。你家老顏最好了,這總行了吧?”同事見王慧茹情緒已經穩定,也就笑著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來了。
“這還差不多。”王慧茹滿意了,兩口子過日子,誰身上都有點小毛病,吐槽歸吐槽,但不能影響感情。
“那你這又哭又笑的,到底是因為啥?”王慧茹還能笑出聲來,可見信里沒啥噩耗,同事好奇心作祟,最終還是把話問了出來。
“我那侄子,你知道吧?”聽同事相問,王慧茹笑的更燦爛了,也不裝了,直接把“自豪”二字寫在了臉上。
“知道,咱醫院誰不知道你有個好侄子,還多次上過報紙。”同事很配合的答道。
王慧茹的這個侄子不光在《手冊》問世后成為了赤腳醫生里面的典型代表,前陣子四九城日報更是用他的事跡做了專題報道。
內容嘛,自然是赤腳醫生如何克服困難、自學成才為人民群眾做手術,報道中還采訪了病人,用病人的康復情況和言語證明王波的醫術高超云云。
這事在專業人士看來有些匪夷所思,如果能通過自學就能給人做手術,那他們費勁巴拉的參加高考、再學上五年、再跟著上手術臺打兩年下手才主刀又有什么意義?
四九城日報占著大義,衛生主管部門不好反駁,經過調查了解,知道王波專門進修過,于是乎在內部雜志上也報道了此事,不過報道的重點跟四九城日報有所區別。
雜志上首先肯定了王波的成績,但同時也指出手術非兒戲,本著為赤腳醫生負責、人民群眾健康負責的態度,建議最好經過專業學習再動刀,同時也號召醫療系統的主刀大夫發揮奉獻精神,主動帶徒弟云云。
“他這次要參加下個月召開的群英會了!”王慧茹自豪的向同事說出了此事。
王慧茹看過四九城的報道,她本身就是大夫,知道手術的風險,所以在見報后第一時間請了假,回了趟娘家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