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慶祥提前跟生產隊了解過,生產隊這邊將干糧送到地頭,是吃完接著干農活的,他原本是打算讓職工輪流回去吃飯,但由于重新編隊的事情,索性今兒上午早一會收工。
聽到蘇慶祥這么說,職工還好些,那些初中生就沒有了昨晚的興奮勁,有幾人還哀嚎出了聲。
“嚎什么嚎看看咱們的社員兄弟,他們叫苦了嗎看看那些還沒有麥子高的小社員,他們停下了嗎你們一個個人高馬大的,怎么好意思叫苦喊累!”這回帶隊老師正在現場,聽到學生發出的動靜,立馬指著那幾個害群之馬的鼻子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通罵。
眾目睽睽之下,那幾個初中生慚愧的低下了頭,不光不再出動靜,反而在動作上麻利了幾分,試圖用實際行動洗刷剛才作怪所帶來的羞恥。
半小時時間很快,隨著蘇慶祥一個招呼,大部分前來參加勞動的職工、學生三三兩兩的走出了麥田。
唐植桐不緊不慢的將剛割好的麥子捆好,一手一個拎到地頭。
地頭有一輛獨輪車,這種車只要捆好,能推十來捆麥子。
唐植桐又往返幾趟,也不管是不是自己割的,只要看到地里沒人管的,就捆好拎過去。
正當唐植桐將麥捆往車上裝,要用繩子攏住時,余英跑了過來:“唐大哥,額幫你。”
“謝謝,你扶著車子,我自己攏一下。”由于獨輪車的中部較高,如果沒有人扶著,容易失衡。
在余英的協助下,唐植桐很快將麥捆綁結實。
獨輪車的車輪是木頭的,這種車的平衡性不太好掌握,在推車之前,唐植桐吐口唾沫在手心,兩手相互搓一下,這樣能有效增加手和車把之間的摩擦力,更容易把控車。
唐植桐撈起車把之間的畔帶往自己脖子上一放,兩手抓穩車把,下盤扎穩,雙腿和胳膊一起發力將獨輪車抬了起來。
余英啥話都沒說,默默地走到車前,把車前的拉繩往自己肩上一放,上身前傾,賣力的往前拉。
雖然木輪的獨輪車不太好推,但有余英的幫忙,唐植桐還是輕快了許多。
一路沉默,待來到麥場,這邊除了幾個抬著筐的小不點,筐里是他們今天上午的勞動成果——碎麥穗,還有忙著卸麥捆、解麥捆的社員。
麥捆是用草繩捆起來的,草繩的數量有限,在麥收的時候得循環利用。
“老鄉,辛苦了。”唐植桐見麥場被社員打理的井井有條,也就熄了自己另起一堆的心思,在這停好車子,就地卸貨。
社員見唐植桐很好說話的樣子,又穿著四個口袋的衣服,于是在接過麥捆的時候,悄悄問了一句:“領導,咱這都成農場了,怎么不見有收割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