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圖前陣子有座談會,小王同學買了書,然后找作者簽的字,除了老舍,就是這位。
這次因為一首兒歌造成的風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打了文化部門一個耳光,唐植桐想把《小白楊》提前寫出來。
小白楊好啊,自己完全可以說是看了《茅盾選集》里《白楊禮贊》得到的啟發。
不過這里面也有一個問題,《小白楊》歌詞里有哨所、北疆、邊防,這些元素同樣是唐植桐經歷中欠缺的,需要采風才能解鎖,好在這些因素比進藏要容易達成,所以他打算集齊所有要素后再“創作”。
“楊編輯那邊還有兩首呢,感覺任務很緊迫呢。”小王同學放下信,又坐回到臉盆前去洗衣服。
“虱多不咬,債多不愁。來,給爺唱個小曲兒樂呵樂呵,找找靈感。”唐植桐看得開,寫歌不跟寫作文似的,作文一堂課可以寫800字,但歌不行,這玩意就跟磨似的,兩三個月產出一首都算正常。
“呸,臭不要臉。”小王同學伸出濕漉漉的手,掐了個蘭花指,然后猛的一彈,彈了丈夫一臉水。
看著丈夫伸手摸臉,小王同學咯咯笑了起來,笑過后倒是開口唱了起來。
雖然小兩口才通力協作寫了兩首歌,但兩人私下里已經做了溝通,在楊琳那邊只發表兒歌,所以小王同學現在哼的也是兒歌。
一會《小燕子》,一會《丟手絹》,甚至有《一分錢》,都是時下非常熱門的兒歌。
“我聽過的就算了,主要是唱一些我沒聽過的,跟人家學習學習。”唐植桐沒有點歌,讓小王同學盡情發揮,他自己也好趁機排除一下,看看哪些是已經被創作出來,省的自己創作(抄襲)時撞車。
“好,等我把衣服晾上,給你來一首國外的,讓你感受一把異域風情。”小王同學將丈夫的襯衫擰出來,掛在晾衣架上,用力扽了扽,盡量讓襯衫表面沒有褶皺。
出去把衣服晾上,進屋后,小王同學將自己腦后的頭繩一拽,滿頭的青絲傾瀉下來。
“嚯,唱歌還得整個造型?”小王同學甩頭時的剎那風情,把唐植桐迷的不要不要的,有點想親自上手給她扎兩個小辮。
“哼,給你表演個全套,讓你多汲取一些靈感。”小王同學之所以把頭繩拽下來,是因為頭發有些松散了,這會兒又攏了攏,扎結實,然后手一伸,準備在廂房小小跳一下。
“跳舞就免了吧,你肚子里還有小家伙呢。”一聽小王同學要來個全套,唐植桐立馬搖頭拒絕,與小王同學的安全比起來,這靈感不要也罷。
“放心吧,我動作很輕,再不跳,我骨頭都快銹住了。”小王同學扎好頭發,走到丈夫面前,雙手從丈夫腰間穿過,靠在丈夫懷里撒嬌。
“那……成吧。”小王同學不是妲己,但唐植桐覺得自己如果是帝王的話,肯定是比商紂王更昏聵的存在。
小王同學想跳,唐植桐給不了伴奏,只能將廂房的桌椅板凳等零碎物品往旁邊隔間里挪挪,給她騰出更多的地方。
沒有音樂伴奏,小王同學就自己哼曲,卡著節拍翩翩起舞,真的是小小的跳,幅度不大。
唐植桐覺得自己以后可以學門樂器,兩口子在家這么玩玩,調節一下氣氛,帶動一下情緒,似乎也不錯,不過這曲調怎么有點耳熟呢?
“這是什么曲子,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腦子有時候很容易犯抽,明明非常熟悉,卻想不起來。
“似曾相識?”小王同學一愣,尋思了一下,恍然大悟道:“你確實聽過,五一的時候,咱們去勞動人民文化宮游園,匈牙利藝術代表團表演過。”
“哦,我說呢,總感覺在哪里聽過。這是什么曲子?聽著調子挺歡快的。”唐植桐用摸鼻頭來遮掩自己的尷尬,那次光顧著看洋人摟摟抱抱、蹦蹦跳跳了,壓根沒留意伴奏。
“匈牙利那邊叫《邀請舞》,好像是表達自由、友好的一個曲子。”小王同學活動完筋骨,拿過毛巾開始擦汗,家里沒有空調風扇,稍微運動一下就是一身汗。
“只有曲調,沒有歌詞嗎?”唐植桐默默地接過毛巾,將小王同學自己夠不到的地方給擦擦。
“有,但我記得不全。好像是……阿依林、薩巴恰,你是我的好朋友。”小王同學回憶了一下,唱了出來。
小王同學這一唱,把唐植桐給唱懵逼了,這不就是兒歌《找朋友》嗎?怪不得自己聽著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