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一日赴黃泉,螞蚱一生無來年。
青蛙夢醒又一年,來生或許再無緣。
一朝春盡紅顏老,一生努力誰無憾。
勸君莫再空悲切,今日之夢今日圓。
唐植桐確實非常看好大石作胡同這套院子,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所以這回變著法的想讓母親接受。
不過唐植桐并沒有一上來就帶著母親去大石作胡同,因為那邊的院子確實有點破落。
載著母親,唐植桐先順著長安大街拐進了南長街,經西華門來到北長街。
故宮城墻巍峨聳立在兩人右側,朱紅的城墻在夕陽的輝映下份外鮮艷,唐植桐騎的慢,邊騎邊跟張桂芳介紹這邊的住戶和小學:
“媽,咱這一路過來,好幾個院子都關著門,里面住的都是大人物。他們的子女、孫輩,或者秘書的孩子,不少都在北長街小學讀書。
您老說敬民有見識,并不是我岳母教育的如何好,更重要的是他們那邊小學教育條件好。
北長街小學跟史家胡同小學差不多,等咱搬過來,鳳芝也會在這邊上學,以后不僅能漲見識,還能跟人家當同學。
如果處得好,以后也能成我跟麻三哥這樣的鐵關系。”
“人家那樣的家庭,鳳芝能和他們成朋友嗎?就咱們是平頭百姓,鳳芝不會受欺負吧?”說到底,張桂芳只是一介平民,骨子里還藏著對官的敬畏。
尤其是聽兒子說這邊住的都是大官,張桂芳覺得放老佛爺在的那會兒,怎么不得是一省督府或者其他地方大員的級別?
張桂芳轉頭看了一眼高大的城墻,眼底藏著擔憂。
“哪能受欺負?這邊并不是每個院子都關著門,這不是還有更多開著門的嗎?這些開著門的,不少都是大雜院,住的也都是平頭百姓,他們也有子女、孫輩,這些孩子也是讀北長街小學。”
“現在講究深入百姓,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那些孩子都是有家教的,肯定做不出欺負同學的事情來。再說了,以鳳芝的體格和性子,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您就放心吧。”
唐植桐沒想到自己的處心積慮換來的卻是母親的擔憂,只能變著法的去勸解。
這一年來,家里的生活條件好了,鳳珍、鳳芝姐們倆在吃的上都沒有受多少委屈,身高已經有了抽條的趨勢,去年夏天的衣服已經有些顯小了。
“咱可不能欺負別人。”張桂芳聽兒子這么說,已經在心里琢摸著回去囑咐閨女不能在學校里打架了,鳳芝不僅個頭長了,力氣也見漲,有時候會在里屋打的沙袋咚咚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