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從女人褲衩子下走過去,不太好。
李愛國不太相信這些,只不過生活在這個年月,就要入鄉隨俗。
反正這些小動物,等到過年,再宰殺也是一樣的。
四合院內的情況也跟以前不同了,樹木光禿禿的,枝條在寒風中搖曳。
住戶們圍在冒著微弱火光的爐子旁,借著微弱的火光取暖。
天寒地凍,大院內安靜了許多,就連那幾個光屁股娃子也不再院子里亂串了。
街道上行人們穿著厚重的冬裝,腳步匆匆,呼出的氣息在冷空氣中化作一縷縷白煙。
機務段配發了冬季工裝,厚實的藍黑棉襖,直通棉褲,翻毛皮鞋,狗皮帽子。
陳雪茹本想用虎皮給李愛國縫制一個帽子的,被李愛國攔住了。
開玩笑,那玩意戴在腦袋上,該多幼稚啊。
一大早。
李愛國換上新工裝,推著自行車來到了前院。
此時閻解成正蹲在門口的自行車上人力發電,看到自行車過來,沖著屋里喊了一聲“爹,我上班去了啊。”
然后,轉身就跑,跳上李愛國的自行車。
屋內傳來閻埠貴罵罵咧咧的聲音“嗨,你這小兔崽子,就剩下半副字兒沒寫了,不能等一下。”
“愛國哥,走走走,我爹接了隔壁大院老王家寫請帖的活兒,昨晚上寫大半宿。今兒清晨天還沒亮,又開始寫了。他寫字吧,我得發電,腿快斷掉了。”
在閻解成的催促聲中,李愛國騎上自行車出了四合院。
來到機務段戰場的時間,比以前提早了足足二十分鐘,站場上早就聚滿了人。
烏央烏央的一片人頭,圍著火車頭,這可不是在看熱鬧,而是給火車頭添冬衣呢
火車頭雖是鋼鐵鑄造,但內部的管路和人體的血管一樣,都受不得凍。
冬季為防止管路結冰,就需要將這些關鍵部件,用防寒被包裹進行保溫。
機車的踏板纏上麻繩,遇到雨雪天氣,麻繩能起到防滑作用,防止火車司機滑到摔傷
這種活計雖然簡單,但是比較繁瑣,所以機務段就全體大出動,一塊來幫忙。
做好了保溫工作,為了讓機車能夠順利啟動,還得由臨班司機啟動火車頭,開到站內的整備線上,轉悠一陣子,防止低溫天氣中,油水管路凍結。
這種臨班司機又被稱為打溫司機。
打溫司機特別辛苦,不但要負責熱車,還要排查火車頭上的鼓掌。
一趟趟往返于車上、車下,啟機、打溫、停機、再啟機足足忙活一個多小時,直到司機組的正式火車司機接崗。
“報告司機同志,蒸汽機頭一切運行正常,請接班”
負責131火車頭的是位老同志,本身在隔壁列車上擔任司爐工,夢想有朝一日開上火車,所以參加了司機考試。
因為成績優秀,得以擔任打溫司機。
這位四十多歲的老同志看到李愛國,神情相當敬重,雙手捧著將記錄本遞了過來。
開火車也是個手藝活,是靠真本事吃飯的行當。
不像做官經商得有錢有人脈,不像農民種地有時還得看天吃飯別有旱澇,不像當老師教授的講究按資排輩。
這行的規則非常簡單。
你的能耐大,火車開得好,比所有的同行厲害,你就是爺,你就是這行的頂兒。
你開火車三天兩頭出事兒,人家一年安全無事故,那就該人家當大車,該人家得表彰,受尊重。
火車司機圈子雖小,跟社會上其他的行當沒有什么區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