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李愛國也是懂紀律的,并沒有詢問張營帳此次前往符建的原因。
火車沿著烏黑的鐵道飛速奔馳,經過兩天兩夜,通過了4個軍供站后,終于沿著株萍鐵路進到了贛省境內。
株萍鐵路是一條運煤專用線。
建造于一九零五年,主要用來運輸安源煤礦的煤炭,經過幾十年的碾壓,部分枕木已經腐朽斷裂,鐵道線路質量比較差。
李愛國也打起了精神,命令副司機劉清泉注意了望。
看著兩邊的大山,張營帳也打起了精神,開始檢查武器彈藥。
他使用的是一把52式半自動手槍,也是這年月國內軍官使用的主要手槍了,又被稱為“765公安手槍”。
雖然外型比較粗糙,但是性能一點都不弱。
看到張營帳熟練地將子彈上膛,擦拭槍管,撥動開關機
老鄭看得驚奇“張同志,怎么著,等會還得動槍啊”
張營帳檢查一番,將手槍插回腰間的槍套內,神情嚴肅的說道“這地界不比京城,還是小心一點為好。”
鐵道兩邊崇山峻嶺,樹林遮天蔽日,李愛國的精神也警惕起來。
他曾聽李云龍講過一些深山老林的故事。
贛省這邊五零年的時候,土匪鬧得很大。
甚至土匪頭子廖大肚子還下達了所謂的“十殺令”
“協助大兵者殺,歡迎大兵者殺,送東西給大兵者殺”
土匪還向島上發電。
電文一經發出,便受到了所謂上峰的“大力表揚”。
卻引來了雷霆震怒。
上級正式頒布剿滅叛匪,建立新秩序的指示,轟轟烈烈的拉開了三年“剿匪斗爭”的序幕。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了過去,土匪聞風潰逃。
一九五一年,匪首廖大肚子被抓。
他因為害怕被千刀萬剮,死命地掙扎,結果因為自己太胖了,一翻身給滾到山崖下面了。
這是一條很窄的山路,上邊是峭壁,下邊就是懸崖深谷,找到廖大肚子時,他已經是一具尸體了。
摔得慘不忍睹,大兵廢了好大的勁才將他弄到上面,放到“豬仔轎”上繼續抬著走。
匪幫核心成員相繼落網。
不過還是有一些土匪躲進了深山老林中。
所以張營帳如此謹慎也不為過。
此時已經是嚴寒時刻。
贛北地區十分寒冷,凜冽的北風漫天呼嘯,銀灰色的云塊在天空中奔騰馳驟,寒流滾滾,鵝毛般的雪片夾雜著風雨飛舞。
負責了望的劉清泉胡子眉毛上都結滿了寒霜,跟一個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差不多。
引得李愛國和張營帳一片哄笑。
列車經過兩小時的奔馳,來到了進入贛省的第二個扳道站。
這條鐵路線處于半廢棄狀態,平日里很少有火車經過。
扳道站特別破舊,只是一間矮小的木屋子,在枯樹枝的遮掩下,很難察覺。
好在劉清泉眼力很好。
距離很遠便報告道“報告正司機,距離劉家鋪扳道站一千米,請減速。”
李愛國拉下汽門,任由火車在鐵軌上滑動,等道閘近在眼前的時候,火車正好穩穩的停下了。
張營帳不是第一次乘坐火車了,詫異道“李司機,行啊,有兩把刷子。”
“我們李司機可是機務段技術最好的司機,要不然也不能出這次任務。”劉清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