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響汽笛,松大閘,緩推汽門。
夜幕下,悶罐車發出了“嗚嗚嗚”一陣陣沉悶的鳴叫聲,很快“哼哧哼哧”地啟動發車了。
行車比較簡單,身為老司機,李愛國并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功夫。
只不過他現在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研究張營帳的線路圖。
為了防止泄密,只有火車啟動后,司機才能知道這次行進路線。
這輛列車目的地并不是所謂的符建。
畢竟在這個年月,符建省內唯一的鐵路線,由鐵道兵8560、8511二十萬部隊負責修建的鷹廈鐵路,正在修建中。
還需要至少兩年才能完工。
所以火車從京城,到符建省沿海,只能先轉湘省,再轉贛省,走平漢鐵路線,經由朱洲,走鷹潭中轉。
最后再經由尚未完全通車的鐵軌,途經邵武、南平,永安,抵達漳州郊區。
其中部分需要經過的鐵道線,并不是客運線,而是多年前的貨運線,線路十分的復雜,行車條件艱難。
只是也沒有辦法,這年月南方的鐵道線實在是太少了。
國內鐵道運輸線稠密的地方反而是東北。
研究清楚行進路線后,李愛國從兜里摸出煙,給張營帳遞了一根“張營帳,你放心,我肯定準時把伱們送到。”
“那就有勞了。”
張營帳話不多,進了司機樓后,總是斜靠在煤水車的墻壁上,眼睛微微瞇起,似乎睡著了。
李愛國注意到每當火車減速的時候,張營帳總會警惕的瞪大眼,感覺到這人很可能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
列車在黑暗中行進了足足十多個小時,才抵達了第一個軍供站。
隨著一陣急促的“軋吱軋吱”聲,列車緩緩停下。
此時已經是清晨,霞光遍灑神州大地。
李愛國跳下火車,招呼大兵們下車休活動一下。
拉開車門,整個人都呆愣住了。
零下十多度度的鐵皮車廂里,大兵們都是穿著棉襖棉褲,戴著棉帽蜷在被窩。
他們身上還得鋪著軍大衣,早上起來滿車廂都是冰霜,帽子的口鼻周圍結滿了冰碴。
聽到停車了,大兵們紛紛站起身。
他們看起來都是慢動作,動作就跟上了銹的機器人差不多,其實是凍透了。
老鄭看得不忍心,唏噓道“其實完全可以征用客運列車的,至少保暖措施好一點。”
李愛國的眼角不由得有點濕潤。
正是有了這些不畏艱難困苦的同志,老百姓才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張營帳在旁邊解釋“現在正是運力緊張的時候,我們怎么能跟老百姓搶火車,另外,客運列車的保密性不如悶罐車。”
對于這一點,李愛國是贊同的。
張營帳應該已經跟軍供站聯系過了。
列車停下不久,車站軍供站軍代處工作人員就拎了十多個裝滿大白米飯的木桶走了過來。
菜肴裝在木盆子里,是清水煮白菜,上面飄了一層油花花。
吃著熱乎乎的飯菜,李愛國整個人也活了過來。
人是鐵飯是鋼,難怪部隊出征總把后勤看得特別重要,李愛國也堅定下了研制方便面的決心。
短暫的休整過后,火車繼續出發,冒著嚴寒,冒著黑煙,朝著南方奔去。
開火車和坐火車都是無聊的事情。
在司機樓內經過一天一夜的磨合,李愛國已經跟張營帳熟識了起來。
幾人在司機樓內聊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