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劉國璋送給了李愛國家一掛香蕉。
劉光福見到了竟然把香蕉說成是“手指頭”,惹得陳雪茹哈哈笑,當場掰了一根香蕉送給了他。
現在想來,劉光福這貨可能是故意的。
總之,就算是在京城,香蕉也很罕見,價格極高,一般老百姓壓根買不到。
如果把南方的香蕉運到京城,豈不是能夠大掙一筆。
只不過李愛國生性謹慎,很清楚之所以沒有人這樣干,肯定有原因,還要細細籌劃才可以。
他扭過頭也去看向海產干貨的攤位。
陳雪茹雖沒懷孕,但是也可以買一些具備美白功效的干貨。
旁邊賣香蕉的是羊城郊區大石公社的社員。
看到有兩人盯著香蕉看,生產隊長陳大寶激動起來,煙頭甩在地上,想要站起身。
見兩人又扭頭去看賣海產干貨的攤位了,他氣得一屁股坐了回去,摸出一根皺巴巴的土煙抽了起來。
“支書讓咱們來賣香蕉,這下好了,每天交2分錢的管理費,足足三天了,總共還沒賣掉一百斤香蕉,連褲衩子都賠進去了。”
旁邊一位社員無精打采的說道“誰說不是呢只是咱也沒辦法啊,為了響應上級號召,咱們七八個公社把田全都改成了早香蕉地。
要是這些香蕉賣不掉的話,咱們都得餓肚子了。”
“我看啊,上面的領導壓根沒有調查,拍著腦門子就下了決定。”另一個社員氣呼呼的說道“有了成績是他們的,反正輪不到他們餓肚子。”
見兩人越說越過分,生產隊長陳大寶擺擺手說道
“行了,上面的決策,不是咱能議論的,還是想想該怎么把香蕉賣掉吧。”
嘴上說著想辦法,陳大寶也清楚搞不好今年公社里的社員還真得挨餓。
香蕉產量大,價格也便宜,只有二分錢一斤。
關鍵大家伙的日子都不好過。
另外,隔壁十幾個公社也推廣了早香蕉,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誰會舍得花錢買香蕉呢。
在以前,他們還可以用小舢板把香蕉送到港城。
這兩年查得越來越嚴了,沒有人敢這樣干了。
發愁啊
如果不是陳大寶的頭發茂密,這會已經全都抓掉了。
“買海產干貨不要著急,咱們要一家一家轉,誰家便宜買誰家的。”
陳隊長看完了干貨后,并沒有直接讓周克買下,而是拉著他們繼續逛街。
幾人一邊閑逛一邊問著價格。
李愛國也曾經買過海產,感覺比干貨商店里的價格要便宜一大截,質量也好上不少。
另外,李愛國也在關注香蕉攤位。
市場上賣香蕉的架子車很多,加起來足足有三十多輛,只不過生意并不好,有些賣貨的社員干脆蹲在地上玩起了紙牌。
這時候,一個袖子上戴著紅袖箍的中年人從市場一頭匆匆的走了過來。
他的左腿有點毛病,一瘸一拐的,速度卻不慢。
市場上的商販見了他都笑臉相迎的打著招呼,他一邊打著招呼,一邊用銳利的眼神在攤位上掃視。
要是發現有人敢以假亂真坑騙顧客,他會沖過去,先是痛罵一頓,然后連人帶貨扔出市場。
市場上的老攤販們都很尊敬他,一口一個“劉叔”的稱呼他。
要說這“劉叔”也是石橋的名人。
當初為了便于交換物資,石橋形成了類似鴿市的市場,各種投機倒把者橫行。
羊城人都知道石橋有三多,一是小偷多,二是騙子多,三是貨物多。
后來市場逐漸半正規化了,劉叔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