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國,我看你就是吹毛求疵,給技術委員會這些技術員們挑毛病。”
張技術沖他擺擺手:“大橋不比平地,河面上因為沒有遮擋,風俗遠超地面,七級風是很常見的事情.”
他猛地抬起頭看向梁四成:“梁委員,我建議進行列車全速對向行駛的實驗。”
“啊”劉大利沒有想到張技術員竟然叛變了,臉色漲紅得跟豬肝一樣。
孟段長拉住他的胳膊。
“劉大利,別胡鬧了!”
孟段長抬頭看看梁四成和技術員們。
“各位領導,你們別聽這小子的,他特別喜歡胡鬧。”
邢段長:“.”
這話好像是他剛才的臺詞吧?
他看了看李愛國。
這小子還真夠厲害的,竟然真找出了技術委員會的紕漏。
李愛國倒是沒有考慮那么多,只不過是為了大橋的萬無一失罷了。
火車在鐵路橋上奔馳,發生事故的概率遠超過平地。
在后世,鐵路橋發生過太多的事故。
開了掛的三哥,火車也開了掛,但是鐵路橋卻沒開掛。
1981年6月6日,一輛滿載以及滿掛著的印度列車在經過比哈爾市的一座大橋時,突然沖出了軌道,墜入了湍急的河水中。
該事故造成800人喪生,成為了火車自誕生以來發生的最慘痛的事故。
1988年7月8日,印度列車墜河的慘劇又一次發生了,一列由班加羅爾開出的列車在大橋上脫軌,滿載乘客的車廂墜入了橋下的湖水中,導致105人喪生,傷者不計其數。
2002年9月9日,印度列車正行駛在印度北部的比哈爾邦,在跨過德哈比河上的一座橋時,發生事故,至少有15-18節車廂脫軌。
事發后,那座橋坍塌,4節車廂掉進河里,其中有至少250人,而其中一節載有68人的車廂完全沉入水下。
這些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鐵路橋的規劃不合理,以及鐵路橋的質量不過硬造成的。
現在大橋尚未通車,一旦發現問題,還有補救的機會,李愛國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梁四成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立刻組織技術員和工程師們進行了研究,并且結合了李愛國的建議,最終提出了一個補充實驗計劃。
“為了保證大橋萬無一失,咱們必須采取一種極端的實驗辦法。
假設有兩列都是雙機牽引的火車,相對而行,以最快的速度開向橋的中央。
兩列車又在同時間來個緊急剎車。
假設仍是這個時間,公路橋上滿是以最快的速度行駛的汽車,也來了個緊急剎車;
假設還是這個時間,長江上刮起了最大的風暴、吳漢發生了地震、江中300噸的水平沖力撞到橋墩上。
大橋必須得穩如磐石。”
公路橋上滿是以最快的速度行駛的汽車和兩輛火車相對而行則可以進行實驗。
長江上刮風暴,吳漢發生地震這兩個條件沒有辦法滿足。
只能通過實驗得出的大橋數據進行推測。
梁四成將實驗計劃匯報給了總設計師茅老。
茅老和幾個老毛子專家商量后,作出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