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籮筐,一籮筐玉米棒子被帶出來,吳教授這會也緊張起來。
“千萬別把玉米棒子掉了。”
“掉地上的玉米也得撿起來。”
“誒誒,那個小的也拿回來。”
他讓老魏村長把村子里唯一一桿抬稱帶來了,喊了幾個年輕的小伙子,一邊盯著地里面,一邊準備隨時稱重。
“三十斤。”
“七十斤。”
“五十八斤。”
“最后,總計畝產量是1032斤!”
看著紙張上的數字,吳教授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一千多斤的產量不高,在后世玉米的畝產能達到1500到1700斤。
但是要知道,在這個年月國內還沒有大規模使用化肥。
小麥一般畝產100來斤,高粱140斤,玉米110斤,谷子大概能打120斤。
后來推廣金皇后和黃縣二馬牙等優良品種,試驗田玉米的畝產也只有500斤。
等確定沒有看花眼后,呼吸瞬間急促了起來。
“1032斤啊,老趙!”
趙教授卻緊盯著那些數字,眉頭緊緊皺了起來,沒有回答他。
吳教授并沒有在意,接著說道:“咱們從毛熊那邊引進的玉米種子產量也沒這么多,這種撂荒地竟然能畝產1032斤,這簡是個奇跡!”
聽到這個,李愛國感了興趣,問道:“咱們既然從毛熊那邊引進了玉米種子,為什么沒大規模推廣。”
“別提了,你也知道現在毛熊那邊特別愛種玉米,也特別喜歡把自家的玉米種子賣給小兄弟,口號喊得邦邦響,畝產一千五百斤。
結果我們試驗過了,試驗田里的畝產只有三百多斤。這怎么能推廣?!”
李愛國想起來了,玉米大帝之所以有這個稱號,就是酷愛種玉米。
畢竟玉米產量高,能夠讓民眾填飽肚子,也算是辦了一件好事。
不過玉米大帝遇到了一個大忽悠,生物學專家森科。
森科這貨不但坑了自己,還坑了很多小兄弟,好在咱們這邊抗住了壓力,才算是免受其害。
“看來毛熊兄弟很缺玉米種子啊”李愛國小聲嘀咕了一句。
不過現在他并不打算摻和,只有雪中送炭,才能利益最大化。
吳教授再三確定產量后,確定了畝產1032斤的事實,提出了一個疑問:“愛國,如果咱們在標準試驗田里種植玉米,多施肥,產量豈不是更高?”
李愛國給他們遞了煙,自己也點上一根,抽口煙才說道:“我不懂什么生物學,只是覺得這糧食種子好不好用,應該由實際產量說了算,而不是一個成績單上的數字”
李愛國沒有接著說下去,吳教授和趙教授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是啊,現在有些地方做得確實是過分了。”
“咳咳,老吳,這不是咱們該談論的事情。”李愛國知道吳教授的性子,隱晦的提醒了他一句。
吳教授也是開過幾次會的人,明白現在的形勢,點頭道:“現在有了這么好的種子,咱們的玉米肯定能增產”
“老吳,你先過來一下。”一直歪著腦袋盯著記錄本的趙教授將吳教授拉到了旁邊。
“干啥呢?”
“老吳,這公社會不會弄虛作假了?前陣子咱們在其他公社可是遇到過這種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