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的列車上,李園園愁眉不展。
她是海都城長大的孩子,家里條件一直不好。父母是海星公司養殖場的普通工人,靠著微薄的薪水和勤勞的雙手將她供到了大學畢業。
她深知家鄉的困境,也記得那片養育她的海在政策風暴后日益衰敗的蕭索。因此,她大學特意選擇了“海洋資源與環境管理”專業,懷揣著一個樸素的夢想:學成歸來,用知識幫助家鄉,幫助像父母這樣依賴這片海生存的人,找到新的出路。
她以為自己選了一條能連接理想與現實的路。然而,現實的冷水澆得她透心涼。
專業太過冷門對口崗位稀缺,好不容易憑強硬的實力,進了學校所在市海洋局下屬的一個研究所實習,結果發現所謂的“管理”工作,充斥著務虛的會議、冗長的報告和不切實際的“宏偉藍圖”。
那些會議上大談“海洋經濟振興”、“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領導專家們,嘴里蹦出的名詞一個比一個光鮮,方案一個比一個“前瞻”,卻連最基本的海水養殖常見病害都說不清楚,更別提解決現實困境了。
理想?在這里更像是一層華麗的遮羞布,掩蓋著與實際脫節的蒼白和無力。
她那點想用專業知識改變家鄉的微小火苗,在日復一日的務虛和失望中,幾乎要熄滅了。
就在她心灰意冷,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是過于天真時,母親的一個電話,更如晴天霹靂,徹底擊垮了她最后一點堅持。
“園園……你爸他們養殖場……快不行了!要破產了!你爸說工資都欠了好幾個月……場里人心惶惶……要是真倒了,你爸……你爸這把年紀了,還能去哪兒找工作啊?”
母親帶著哭腔的聲音撕扯著李園園的心。
家里的頂梁柱要塌了!
養殖場要是真倒了,父親失業,家里斷了唯一的經濟來源,本就拮據的日子該怎么過?巨大的恐慌和責任感瞬間淹沒了她。什么專業理想?什么改變家鄉?在生存面前,都變得無比奢侈和遙遠。
她幾乎是立刻辭了職,買了最近一班回海都的火車票。
在擁擠的車廂里,她腦子里一片混亂,只剩下一個無比現實的念頭:回家!哪怕在小城鎮找個超市收銀員的工作,哪怕去餐館端盤子,也必須立刻扛起養家的擔子。
學歷?專業?此刻都成了最無用的負擔。活下去,讓爸媽有飯吃,有地方住,才是唯一重要的事。
火車顛簸著,離家越近,她的心情就越沉重。腦海里全是父親沉默抽煙、母親愁容滿面的樣子。她甚至開始盤算自己這點實習工資,在父親失業后能支撐家里多久。
輾轉回到熟悉老舊的家,李園園深吸一口氣帶著滿心的憂慮和準備迎接一地雞毛的決絕,推開了家門。
預想中愁云慘淡的氣氛沒有出現。
相反,一陣濃郁誘人、久違的糖醋排骨的香氣霸道地鉆入鼻腔,伴隨著鍋鏟翻炒的輕快聲響和……父親那洪亮到有點陌生的笑聲?
“哎呀,園園回來啦!”母親的聲音從廚房傳來,竟然是帶著笑的!
那聲音里的輕松和喜悅,是李園園近幾個月來從未聽到過的。
緊接著,父親李國柱從廚房探出頭來,紅光滿面,嘴角咧得老大,眼睛亮得驚人,手里還揮著……鍋鏟?
“閨女回來啦!快洗手!爸給你做了你最愛的糖醋排骨!哎喲,火候剛好!香吧?”李國柱中氣十足,聲音洪亮得根本不像個要下崗的人,反而像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
李園園懵了,像個程序錯亂的機器人僵在門口,手里的行李袋“啪嗒”一聲掉在地上:“爸……你……媽不是說……”
她徹底糊涂了,難道是爸媽怕她擔心,故意裝出來的?
“哎呀,你媽電話里跟你說的是前兒個早上的事啦!老黃歷了!”李國柱笑得見牙不見眼,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虛驚一場!天大的虛驚一場!咱們養殖場啊……不光不會倒!還……嘿嘿……”
他故意賣了個關子,臉上的得意勁兒藏都藏不住,像個得了寶貝的孩子。
“到底怎么回事啊爸?急死我了!”李園園心臟狂跳。她放下包,拉著父親在飯桌旁坐下,急切地問,“媽說公司要破產了,工資都發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