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巍衡也驚訝的看著她們,“那你們”
最后還是崔舒若及時站出來,制止了他們奇奇怪怪的聯想,“三哥也是為了去祭拜定北王吧”
崔舒若一看趙巍衡特意換過的衣裳和頭上庶民的小帽,哪有猜不出來的。
經過崔舒若一提醒,這兩個本來聰明,但湊在一塊不知怎么就變得像鄉里愛互相吵架的姐弟,終于恍然大悟。
除了崔舒若,還有抿嘴笑的孫宛娘。
崔舒若和孫宛娘目光交匯,露出了帶自家傻孩子出門的慈愛微笑。
難得的是孫宛娘對趙巍衡的舉動并沒有半分異議,明明她很注重規矩,可當他做任何決定時,都是毫不猶豫地支持。
既然爬墻大業被中途阻攔,以防還有其他人進來,孫宛娘主動提出在門口守著。
走之前,孫宛娘和趙巍衡對視了一眼,溫情脈脈,黏糊得令旁觀的人也不由得互相對視,露出心照不宣的目光。
趙平娘還對著崔舒若擠眉弄眼。
等到孫宛娘出去,趙平娘忍不住搖頭,“真沒想到你能有這么好的福氣,娶上宛娘這樣的好女子。”
趙巍衡不滿反駁,“阿姐我究竟是不是你弟弟”
可趙巍衡控訴完,看向院門的神情陡然柔和,“但能娶到宛娘,確實是我的福氣。”
可不就是嗎,夫婿要爬墻,妻子不置喙一句,反而出去幫著守門。
崔舒若看著他倆說不定又能吵起來,微笑著提醒,“再不走,恐怕要來不及了。”
孫宛娘走了,現在只剩下崔舒若一個人拖著兩個隨時能斗嘴的姐弟。
她時不時一陣見血地提醒上一句,好不容易把人安安穩穩的帶到了魏家門前,卻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
自院門前始,一直至兩側院墻,是望也望不到頭的祭品,還有源源不斷的百姓在趕來。他們大多虔誠,擺好祭品后,在大門前叩拜,各個神情悲傷嚴肅,都是出自真心。
趙巍衡和趙平娘也失了言語,被深深震撼。
民心,說來簡單,可直到此時,才真正叫他們見識了。
那是皇權也不可操控的存在,他們微弱,湊在一塊卻如滴水匯進汪洋,深遠莫測。
系統在崔舒若腦海里抱不平。
親親,他們真奇怪,當初你被謠言中傷,他們就人云亦云,可這回圣人都下旨了,竟還是來祭奠定北王。
崔舒若臉上沒有半點不忿,她嘆了口氣,在腦海里說,“他們不信我,是因為對建康百姓而言,我的好不過是傳聞,我不曾為他們真的做過什么。可定北王他率幽州軍打到了北地,將羯族打得節節敗退。而當初,他護送太子時,何曾不是帶著許多漂泊的北地百姓到了建康,給他們活路。
百姓心里有一道明鏡,清清楚楚的記得誰對他們好,有過恩惠。
那是老皇帝下再多旨都無法蒙蔽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