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對崔舒若而言竇夫人的格外偏寵并沒有帶來什么不同。
像是趙平娘待崔舒若仍舊是照顧關愛,馬車里,還和崔舒若說起北地上巳節的風俗。
除了竇夫人額外交代的用柳枝凈身灑水,月還是男女互相表達愛慕,彼此踏春的日子。女子對傾慕的男子會送去蘭花以表心意。
原本還安安靜靜坐著飲漿的崔舒若突然就嗆到了,伺候的婢女連忙為崔舒若順氣,崔舒若顧不得這些,轉而看向趙平娘,重新問了一遍,“女子送男子蘭花是傾訴自己心意的含義嗎”
趙平娘理所當然的點頭,她有些奇怪的問,“你不清楚嗎”
崔舒若搖頭,她哪會清楚那么多。在她眼里,蘭花高潔,生于幽谷,不墜其志。她送給魏成淮蘭花,為的也是激勵他,意在表明她信任他,即便此刻囹圄,可他志向高潔,早晚能以皎潔不屈的姿態在亂世達成所愿。
天下也會一如他所盼望,盛世安寧。
趙平娘雖然訝異,但很體貼的沒有繼續表現出來,免得叫自己的妹妹難堪。
她還寬慰道“無妨,我不是同你說了嗎。等一會你別送給年輕郎君蘭花也就是了,現在清楚也不晚。”
崔舒若苦笑點頭。
心里卻在想,送蘭花表心意應當只在上巳節有此含義,想來幽州與并州所隔甚遠,應當不會正正好今日送到。
思及至此,崔舒若心安了不少。
可她哪會知道,負責給他倆來回送東西的霍良是個相當性急的人,旁人要兩日的路,他一日就能趕完,還真就恰好在上巳節趕上了。
然而等真到了河畔,柳樹依依,生出了嫩綠的枝葉,河風吹打在身上,人不自覺愜意起來,什么煩惱都忘了。
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若是再緊皺眉頭,豈不是辜負了陽春月的大好風光
不少少年男女互相嬉戲,也真有女子送上一束蘭草給看得上眼的男子。不僅是女子,男子也會贈給女子紅豆、芍藥,各種花來表示心意。
這一日名義上是踏青,其實是少年男女們可以定情的一日,因為北地民風彪悍些,尤其是是庶民們,不必如貴族世家講究,女子更不必帶上長長的冪籬,所以男女間交往日放肆,也是可以被允許的。
但像崔舒若和趙平娘受到的限制就多了些,若不是穿上男子衣裳,是不被允許在這些地方摘下冪籬的,因為過于不成體統。
明明穿男子制式的衣裳后,完全可以瞧出女子的面容,甚至往往還會繼續梳女子的發髻,可就是有這般奇怪的約束。
不過,冪籬雖長,可河風驟急,一個措不及防便會吹開貴族女郎們冪籬上的輕紗,若隱若現的展露瓷白的肌膚,瀲滟姝麗的面容,無不叫世家子們心馳神往。
崔舒若既然能有一個容色冠絕建康的兄長,她即便和崔成德長得不像,但怎么可能丑。聽竇夫人說,永嘉公主當年可是風華絕代的大美人,博陵崔氏的家主崔守業當年也是玉樹臨風、豐神俊朗,兩人生得孩子怎么也丑不了。
雖然崔舒若誰也沒有特別像
但隨著年紀漸長,也有了永嘉公主當年風姿,是個一等一的美人。
而且相較一般孱弱的世家女,她雖面容病弱,可一雙眼睛明亮異常,仿佛從不會沉溺于富貴溫柔之中,永遠都能望見前路。
光是這一點,便是再嬌美的容貌也媲美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