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淮不過起身行禮的功夫,王妃已經叫人把食盒里的雞湯和點心擺了出來,大多是滋補身子的,但卻不似建康那邊的權貴們動輒花費上萬錢只為一己之私,擺出來的連糕點也算上,不過才五盤罷了。
如今的幽州糧草不多,萬一哪一日戰事又來了,沒糧可不成。因此即便是王府里,也勤儉起來,完全不見奢靡之風。就連王妃的裙擺,也只是堪堪及地,衣裳料子不過七成新。
一進去,王妃掃了眼內室,開始念叨,“你說說你,庶務繁忙歸繁忙,身子也得顧惜些。即便不是為了我,你就當為了幽州軍的將士們,你若是倒下了,叫他們怎么辦
還有幽州的百姓,你帶著他們和胡人斗了這么久,早成了深仇大恨,要么是贏,要么只剩下屠城泄憤。”
王妃和普通人家的阿娘沒什么不同,絮絮叨叨完了,又開始看他的內室,掃了一眼,頗為嫌棄,“瞧你屋子里死氣沉沉的,如今春色正好,怎么也該折幾支桃花。
對了,今日還是上巳節呢
怎么,你為了對抗胡人,是要學霍驃騎匈奴不滅,何以為家不成
好好一個俊朗的少年郎,我打量著滿城踏春的男子也比不過我兒風姿,竟在此處虛度。”
王妃正怨念著呢,眸光恰好瞥見案幾上擺著的那盆蘭花,順嘴道“你真要叫我開懷,就別盯著屋子里的蘭花,得叫女郎們親手送你送你一束蘭花表思慕才好。”
魏成淮前頭都只安靜聽著,直到王妃說起今日是上巳節,神情才有了變化,眸光一亮。等到王妃說少女在月上巳節會向喜愛的男子丟一束蘭花時,面容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看得王妃心里一陣莫名,按他往常的脾性,不該聽完自己的念叨后,一拱手稱孩兒知道了,請阿娘安心等等看似恭敬的話應付過去嗎,今日怎的如此模樣
這倒是叫王妃愈發不安,生怕魏成淮叫沉沉的重擔壓得移了性情。
雖說王妃憂心忡忡,可后幾日,定北王府里伺候魏成淮的下人們,能明顯察覺到世子的心情似乎很好,有時還會莫名笑。
尤其是對著那盆蘭花,執意要擺在案幾之上,澆水也要親自來,連曬日光都是自己親手放在窗臺上,時不時望上一眼,生怕有什么閃失。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那不是一盆蘭花,而是什么稀世珍寶,明明看品相也不是多珍貴嘛。
有人歡喜有人愁,上巳節時,有人以為明了心意,有人才發現送錯了東西。
崔舒若用著竇夫人親自命人送來的蘭花和柳枝沐浴,說是能去除污穢與病痛。不僅是崔舒若,府里的郎君娘子們都是如此,全都要蘭湯沐浴。
好不容易等到沐浴完,竇夫人還叫趙平娘帶著崔舒若去河畔走走,回來前記得用柳枝拂河水,灑些在身上。
說是如此能祛除邪祟,保一整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雖然崔舒若在外人眼里是仙人弟子,就是再厲害的邪祟也找不到她的身上,可竇夫人為人阿娘,總忍不住把好的都給兒女,能祈求平安事自然是一個都不落下。
尤其是在知道了崔舒若是崔神佑以后,竇夫人偷偷命人查了她的生辰八字,本來竇夫人不是為了驗證什么,僅僅是想著來日若是崔舒若婚嫁,總要合八字換庚帖的吧,為此才做了這等事。然后一查生辰八字,才叫竇夫人嚇了一跳,崔神佑的生辰恰好是自己親生的小女兒亡故的整十個月。
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在竇夫人看來,崔舒若一定就是自己的小女兒重新投胎了,還想和她做親人,這才去了永嘉公主那。
細細算來,兩人如今仍舊有層血緣。
查清楚崔舒若的生辰后,竇夫人對她的疼愛更甚從前,有時竟是連趙平娘都被壓下去了。
好在趙平娘不是計較細枝末節的人,至于那些郎君們,早都能獨當一面,除了極個別人,哪會計較這個。阿寶更不必提了,他小小胖胖的,最愛粘著崔舒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