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習俗,若是自幼多病多災,便要給神仙做契子,如此一來就會被庇佑,平平安安的長大。樂東郡便有這樣的習俗,所以神仙對于孩子們而言,擁有一種難言的親切。
若她只是上位者,孩子們會有所顧忌,怕說出有孩子帶病會被拋棄,但她是衡陽郡主,是仙人弟子,那她一定是菩薩心腸,說不定還會醫治小孩的仙術。
于是他們不再藏著掖著,有什么便紛紛說出來,譬如有孩子高燒許久了,還有人身上長了許多紅點
崔舒若都命人一一記下,還說自己會派郎中過來,又問他們夜里睡得暖不暖吃食能不能飽
等等的問題,問得極為細致。
在崔舒若關懷他們的時候,突然感覺裙角有動靜。
她低下頭看,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她瘦得只剩下骨頭,就一雙眼睛又大又亮,黑白分明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樣子。
崔舒若蹲下身子,幫她把散亂的頭發一點點捋好,柔聲問道“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想要告訴我呀”
她的聲音軟軟糯糯的,“郡主娘娘,你是神仙,能不能幫我問問耶耶,什么時候回來接歲歲呀”
崔舒若一怔,好半晌沒反應過來。
歲歲就被另一個小姑娘抱起來,小姑娘臉上混雜著泥和灶灰,看起來臟兮兮的。
那小姑娘看著都沒到豆蔻的年紀,手腕細得似乎輕輕一掰就能折斷,但抱起歲歲的姿勢卻十分熟練。她還在不停地對崔舒若道歉,“郡主娘娘,求求您別怪歲歲,她腦子燒傻了,逢人就問她耶耶什么時候回來接她,絕不是有意冒犯郡主娘娘您的。”
崔舒若見她神色驚恐,順著小姑娘的目光望向了自己的裙擺,原來那里沾上了歲歲手里的灰和黏糊的稠狀物,想來她們是怕自己責罰歲歲。
盡管她已經穿上了最素凈柔和的衣裳,可是和滿院子臟兮兮,衣裳東平西湊不合身的孩子們對比起來,還是顯得格格不入。
太干凈、太齊整了。
哪怕看著再普通,可仍舊是最好的布料,流光浮動時還能看見暗紋。
崔舒若沉默了一瞬,她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安撫這些孩子們。見到他們看向自己的目光重新充滿害怕,崔舒若平靜的上前,她對著歲歲輕輕笑,惹得歲歲高興的撲進崔舒若懷里。
崔舒若無視他們恐懼的目光,取出自己的帕子,一點一點的幫歲歲擦掉臉上的臟污。
隨著歲歲的臉漸漸干凈,院子里的孩子們的神情也漸漸恢復正常。
崔舒若從自己的荷包里取出粽子糖,拿起一顆放進歲歲的嘴里,“甜嗎”
“甜”歲歲回答的超大聲,呵呵笑起來,那是沒心沒肺的燦爛笑容。可愈是如此,愈是叫人心里發酸。
成功把歲歲哄開心了,崔舒若也不著痕跡的送了口氣。
她剛剛也是偶然想起自己荷包里放著粽子糖的,這是魏成淮托人從北地送來的,足足有一匣子。于是,崔舒若用來裝吃食的荷包就裝滿了粽子糖,但糖吃多了太甜,以至于她都有些忘了。
幸好今日派上用場。
等到歲歲拿著崔舒若給的粽子糖,噠噠的跑到小姑娘身邊,給她也塞了一半以后,整個院子重新熱鬧起來。
崔舒若還是繼續關懷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