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快走的時候,崔舒若猶豫了片刻,還是走到小姑娘的面前,問她歲歲的阿耶怎么了。
雨已經停了,歲歲開心的庭院里拔小草。
瘦弱的小姑娘瞧著竟有些老成,“回郡主娘娘,歲歲的阿耶是守城的將軍,胡人攻打樂東,歲歲的阿耶死守城門,可最后城還是破了。
我們當時明明已經被困了三個多月,全城百姓上下一心。百姓們甚至主動拿出自己家里的糧食給守城的將士們,寧可餓著肚子吃野菜吃觀音土,就想著守到轉機。可我們等啊等,等到樹皮吃完了,等到將士死光了,可也沒等到王師,也沒等到援軍。
郡主娘娘,您說既然世上真的有神仙,為什么神仙不救我們呢不救歲歲的阿耶呢明明他們都是好人,是不是我們上輩子有罪,所以這輩子要受苦償還”
崔舒若最是能言善辯的人,可一時間卻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對方。因為她睜著眼睛,里頭只能瞧見如死水般的平靜,她是真的這么認為的。
在經過戰亂,親人死光,自己也朝不保夕、顛沛流離以后,所產生的刻骨的冷靜。
難道要指望這樣的孩子,眼里有光不成
崔舒若只好抱住這個瘦弱的不到豆蔻年華的小姑娘,她一下又一下的輕輕拍撫著對方硌手的脊背,“你沒有錯,你們更沒有罪,有錯的是世道,是胡人,是”
崔舒若在心里默默說出了后半句,是醉生夢死、不顧百姓死活的當權者。
明明錯的是他們,最后承擔一切的卻是百姓。
稚子何辜
崔舒若想起自己方才去里屋見到的另一些孩子們,他們大多身有殘疾,有些身上的傷都長蛆了,可是大孩子們生怕他們被人發現以后會被丟掉,想盡辦法瞞下來。
就算是最開始看著精神好些,四肢健全,可因為總是啃食野菜,還有吃觀音土飽腹,肚子基本都像是球一樣鼓鼓的。
崔舒若回去以后,立即讓郎中去給孩子們醫治,她甚至把每一個需要立即治傷的孩子的名字都記了下來,寫上他們治病的進程,免得有任何遺漏。
在崔舒若一刻不停的為善堂、為樂東郡忙碌時,齊國公總算是帶著大批人馬趕到了樂東郡。
樂東畢竟只是打下來的地方,真正重要的還是并州大本營,而且這里人少,所以帶誰來,帶多少就相當重要,正是為了權衡這些,齊國公才會姍姍來遲。
齊國公來到樂東郡以后,見諸事都已步入正軌,故而對崔舒若大加贊賞。
不僅是崔舒若,還有打下樂東郡的趙巍衡,齊國公也是萬分滿意的。恰好齊國公到的時候,前線就傳來趙巍衡打敗丹恒的喜報,而且還將丹恒治下的另一個郡云滄郡也給打了下來。
連奪兩郡,怎能不叫齊國公歡喜
首戰告捷,大振軍心。
齊國公當即命人準備趙巍衡回來以后得慶功宴,還有犒勞三軍的酒水、牲畜,都是必不可少的。
等到趙巍衡率軍回來時,齊國公親自到城外十里迎接他。回來以后,不論何時都將這個兒子掛在嘴邊,甚至有時用著飯菜,覺得好吃,突然想起趙巍衡,就會讓人將菜給趙巍衡送去。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一時間,趙巍衡甚至蓋過崔舒若,風頭無兩。
所有人都知道齊國公對趙巍衡這個兒子是多么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