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舒若的做法很簡單,年老過六十者,年幼不足四尺者,都可以發放。年幼者嘛,直接在城門處量出高度,挨個站著比對。
至于年老者,則是把城內所有籍冊都搬出來,依照城東西南北分成四處,上來以后再報上各自籍貫所載的住處,按照居住的坊市來比對。
慢是慢了些,但好歹能帶來點威懾力。
至于謊報鄰里已亡故的死者來領的,也可以看看樣貌,總不至于歲數差得太多。
崔舒若則直接為小兒們發放棉衣,這個最直觀,發放的也最快,崔舒若能得到的功德值也最多。其實她也是有私心的,既然做好事,對旁人無差,為何不能選功德值多的一種
不僅如此,還有她帶來的高濃度的烈酒,也讓人送去了醫館,同去的還有隨軍的郎中,免得這里的人不會用。
崔舒若雖然把有關烈酒的功德值提示音關了,但偶爾瞧上一眼,就發覺功德值增長快得驚人。
如今她已有了十萬左右的功德值,壽命仍舊維持在一年。
按系統所說,功德值兌換壽命是十點換一天,可反過來就不成了,想要用損耗壽命來使用烏鴉嘴,就得是一天換八點功德值左右的效果。
怪不得她氪命氪得那么快。
系統它們委實是懂得賺功德值的。
她在前頭發放,后頭的人則開始議論紛紛。雖然這些百姓們的情緒較為麻木,可也不是完全斷情絕愛了,如今胡人圍困已解,大抵是有了活路,于是百姓們漸漸神情活絡了些。
畢竟之前一個個都做好殉國的準備,說是殉國,倒不如說殉城、殉義更為合宜,就憑南邊建康的晉朝,壓根就配不上這些人的悍勇與傲骨。
他們大多是驚奇崔舒若是援軍的人,怎么會是女子來施放棉衣。
其他地方,軍營里還是少見女子掌權,或是上陣。
幽州那是被逼得沒辦法了,男子死光,女子便也要上。
但衡陽郡主仙人弟子的名聲早已傳遍整個北地,趙家帶來的人,有些對幽州百姓們的疑問很是得意,一臉自豪的說出崔舒若的身份。
于是,那些幽州百姓們恍然大悟。
原來是衡陽郡主,是仙人弟子,難怪她人美心善,對他們這些微賤的平民亦是和顏悅色。
他們立即對崔舒若有了好感,經過時不免虔誠的多看兩眼,后來來領棉衣的小孩們,甚至都會低頭一拜,喊句,“多謝娘娘”
這個娘娘,只怕指的未必是郡主娘娘。在廟里,許多女神仙的廟,都被稱為娘娘廟。
想來孩子們的那聲娘娘,反倒是后者的含義多些。
但也僅限于此,反倒不像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一聽見崔舒若是仙人弟子,就把她跟仙人掛鉤,恨不能三跪九叩的許愿。
幽州百姓們的反應,委實平淡了些。
系統覺得奇怪。
親親,為什么他們不懇求您庇佑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免受兵災呢
明明別的地方的百姓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