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舒若想起夏貴妃派去找皇后的內侍,口口聲聲要請罪,卻不見自己過來,說不準后頭也會派人來尋皇帝,與其等著旁人抹黑,不如自己先行下手鋪墊。
她心中有了決斷,面上當即開始流露猶豫神色,時不時望一望殿外。
崔舒若的動作細微,并不明顯,可居高臨下者往往能將人的神態看得十分清楚,周圍又沒有其他需要應付的人,故而皇帝很快就察覺到了崔舒若神情的不對。
他寬闊的眉頭一緊,“衡陽緣何坐立不安”
崔舒若這便站起身告罪,動作之快,竟隱隱有惶恐之色,以至于皇帝都鄭重了幾分,坐直起來。他的腦海里快速過了幾遍,不覺得有誰敢欺辱身為公主的崔舒若。
崔舒若動作的惶恐之色稍縱即逝,取而代之的是義憤填膺,“阿耶您不知,我回內宮時,竟瞧見外命婦膽敢在阿娘未曾下旨的情形下乘坐轎攆,實在可恨。于是女兒便命人罰她們抄寫宮規百遍。”
皇帝聽著直點頭,身為公主罰人,且還是對方有錯在先,何錯之有
可隱隱間,他總覺得有什么不對勁,好似自己忘了什么極為要緊的事。
崔舒若則繼續道“可后來去了阿娘的寢宮,夏貴妃竟還派人前來,女兒心想可是此舉得罪了夏貴妃方才陡然想及此事,因而心神不寧,夏貴妃畢竟是”
崔舒若瞅了皇帝一眼,話未說盡,卻叫人心知肚明。
皇帝也被看得略不好意思,他這回是真想起來了。
夏貴妃娘家人這一頓責罰挨得略冤枉,在床幃之間,夏貴妃提過一句,他迷迷糊糊口頭應允,哪知夏貴妃頭回行使此權,就被崔舒若撞見了。
明面上既沒有他下旨,又沒有竇皇后同意,崔舒若所為當真尋不出差錯。他也不好為了妃妾之流掃了女兒的面子,怎么說崔舒若也是公主,還在外管著一大幫人。
皇帝輕咳一聲,掩去尷尬,“你做的沒錯,不必多慮,是夏氏狂妄了。”
崔舒若這才做出安心的樣子。
許是為了安撫崔舒若,皇帝還賞賜了一大堆東西給她。等到事情交代清楚,崔舒若剛離開長生殿的大門時,就瞧見了在外苦等的內侍,只瞧那苦著臉的德行就曉得是夏貴妃的人。
她故意走得慢些,果不其然看見有人出來呵斥夏貴妃內侍。不僅如此,似乎還有一位皇帝得力的內官也跟著出來了,怕是要去口頭訓誡夏貴妃的。
兩邊人打了個照面,卻形成鮮明對比。
崔舒若心中冷笑,她倒要看看誰還敢對阿娘不敬,任憑你幾多得寵,也斷不能挑戰竇皇后的威嚴。不管竇皇后的娘家人是否厚賞,她都是崔舒若幾人的阿娘,腰桿硬著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