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后勤的事,在她之前大刀闊斧的干預以及皇帝的支持下,已經有了很完善的體系,說句實話,即便她不在,也絕不會出現大軍斷糧或是將士沒有箭弩的情形,她的忙碌不過是為了將一切做的更好。
因此前往羅良不必擔憂手頭的事,只是陡然的委以重任與變動,讓人一時訝然。
但當崔舒若踏出殿門三步時,就已經開始思索起先前看過有關羅良的一切,還有書信中可以窺見的羅良郡主的性子,以及自己要準備什么,去了該如何應對。
天邊金霞被云彩遮住,當崔舒若出來時,又悄然散開,金色的霞光打在崔舒若身上,為她增添了幾分神性,當真如走在宮闕凡間的神女,始終不忘心懷天下,善待庶民,為此夙興夜寐,勤勤懇懇。
其實,她的一切所為,與此有何差別
時人論跡不論心。
崔舒若既然聽從皇帝的吩咐,準備前往羅良,自然得拜見竇皇后,向她說明原委,免得叫竇皇后擔憂,再因為自己與皇帝起了齷齪。
崔舒若到竇皇后寢殿時,她正親自為崔舒若挑選枕芯。
唯有在子女面前,竇皇后才會卸下皇后的威嚴,如同普通的阿娘,和周圍人念叨,“阿若常在外奔波,如今秋日天氣漸涼,吩咐下去,要多為公主熬些溫補的湯。”
她對崔舒若從來都是極盡寵愛。
崔舒若只要踏進皇后的寢宮,人也不自覺放松幾分,多了些這個年紀的女子該有的嬌態,承歡膝下的孩子,哪有不嬌氣的
竇皇后看見崔舒若來了,笑意盈滿,打趣道“是我家忙碌的女公卿回來了。”
崔舒若是公主,卻整日忙于政事,可不就是公卿大夫們的做派嗎。但竇皇后這話全無嘲諷,是貨真價實對自家女兒的調侃,都已經貴為公主,可以享盡天下榮華富貴,還要這般忙碌。
崔舒若最是了解竇皇后,于是當即擺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連聲嘆氣。
可誰都瞧見她剛進殿時分明是笑模樣,擺明了是在哄皇后高興呢。
竇皇后自己也心知肚明,但還是配合道“怎么了,是誰惹得我們舒若不高興了”
崔舒若這時候已經走到竇皇后身邊,愁眉苦臉的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正是阿娘。”
“哦”竇皇后費解,雖說清楚是崔舒若在哄自己,可也忍不住思考起來,自己近來可是真的做了什么。但竇皇后思來想去都覺得不應該呀,她連婚事都沒催個一句半句的。
“我怕我出門太久,阿娘因想念我而傷心,想起阿娘傷心,舒若便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崔舒若說的煞有其事,直把竇皇后說得心疼了。
竇皇后一把抱住崔舒若,哎呦,心肝的叫著,哄了起來。
明明都還是未發生的事呢。
最后竇皇后安慰道“你從前一走幾個月,阿娘不也好好的嗎,我算是看清楚了,我生的幾個天生都是能折騰的,只要你們平平安安的,我就高興。
你有何要事大膽出去便是,別掛懷阿娘,宮里錦衣玉食,哪有不好的”
崔舒若這才順勢把要去羅良的事情說了。
竇皇后自然先是面露擔憂,但想起前邊的事,話到了嘴邊轉了轉,從擔憂變成了讓崔舒若安心去,還有細細的叮囑。
到了最后,她甚至寬慰其崔舒若,“你放心,阿娘在宮里,走不掉的,只要你萬事順遂,阿娘便高興,萬勿掛念。既然有想做的,去做便是。
我知道你不是一般的閨閣女兒,否則即便拼著情分不要,我也會找你阿耶說個清楚。”
知女莫若母,竇皇后哪會像皇帝擔憂的那樣,找他去鬧呢
崔舒若很慶幸,自己當初來了并州。
為此,她有了世上最好的阿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