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墨玉還真看中一只蘆花雞。眼前這只母雞體型又大又圓潤,毛色光滑油亮,看雞腳結實有力,一看就是經常運動的雞。無病無災,皮薄脂肪少,可以滋陰補腎、生血補氣,搭配肥嫩的雞樅菌一起燉湯,最是適合給心血不足的紀嫣喝了。
“您這雞怎么賣呀”宋墨玉問。如果她沒猜錯,這雞大概有三斤多重。按照她之前一路聽著小販們的喊聲,一斤雞肉最貴約十五個銅板,最便宜也要十三個銅板。
趙娘子麻利地把宋墨玉看中的這只雞拿了出來,吐字清晰“成雞都是一個價,十八文一斤。”
這價格超出了宋墨玉剛才聽到的最高價。
趙娘子看出宋墨玉的顧慮,說道“一分價錢一分貨。我這雞不敢說是雞鴨巷里頭最好的,但比我好的也再找不出兩家來。您看這毛色、這雞頭。”
見宋墨玉不說話,趙娘子拿過一桿稱稱了一下“三斤四兩,小娘子,今天我這還沒開張,你若要的話六十個銅板,再額外送你一個雞蛋可好”
本來還想講價的宋墨玉看著趙娘子的笑臉,心里算盤一響,一個雞蛋市價一個銅板,倒也合算。
但她有不砍價就不舒服的毛病,并沒有馬上答應下來“那這小雞仔怎么賣”
趙娘子的態度依然很好“大一點的五個銅板,小點的三個。若是買的多還可以便宜。”
宋墨玉想起家里那偌大的院子,挖一塊地種菜,再養幾只雞仔正好。她這次來趕集,爹可是給足了“經費”。
“就買小的吧,小雞仔來五只,這只蘆花雞也要了。七十個銅板,不要你送雞蛋,可否”
“成小娘子爽快,我也爽快”趙娘子點頭拍板,用幾根稻草把蘆花雞的腳捆得扎扎實實,又把宋墨玉挑出來的幾個雞仔放進一個小竹筐里,“小娘子拿好,把雞仔放回家后,把這竹筐送回來便是。我的攤位會在這開到太陽落山前。若是今兒個沒空,下次趕集送來也成。”
“謝謝。”宋墨玉越看趙娘子越親切,抿唇笑了笑。
“抱好了”她轉手就把竹筐交到宋之衡手里。
宋之衡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竹筐里的五只小雞,它們軟綿綿一團窩在一塊,嘰嘰喳喳的,別提多可愛了。
“怎么還不回家”宋之衡見宋墨玉扭頭朝另一邊走,忙問。
“不是要做酸梅湯買材料呀”宋墨玉左手提著一只蘆花雞,走得飛快,已經把弟弟甩下一大截。
“你來醫館買材料”宋之衡看了三遍招牌,確認宋墨玉來的正是萬大夫的醫館。她果然是誆他干苦力的吧,騙他要做什么酸梅湯,怎么來藥店了
宋墨玉懶得解釋,朝伙計道“麻煩給我包一些甘草、山楂、陳皮、紅豆蔻。陳皮要三年以上的。”
伙計按照她說的份量用牛皮紙一樣樣包纏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些東西花的宋墨玉有些心疼,明明份量極少,卻要了她二十個銅板。果然不管什么東西,只要充做了藥材,就貴得要死
早知道她學什么廚,學醫得了。宋墨玉剛起了這個念頭,就覺得胸悶難受,連忙在心里喊,宋家列祖列宗莫怪,不肖子孫只是口嗨。我熱愛廚藝事業,我愿為我們宋家好食酒樓報效終生云云。如此這般,她胸口的不適感才慢慢消失。宋墨玉這才松了口氣。卻忍不住想,難道冥冥之中宋家的老祖宗們真的在看著她那奶奶呢爸媽呢是不是也在看著她。
宋墨玉望向天邊,今天本是晴空萬里無云,可此時的天際卻縈繞著一團大大的白云。仿佛是在回應宋墨玉的呼喚。
宋之衡一路跟著宋墨玉,又見她花了十個銅板買了一斤烏梅,這才打道回府。
“雞先找個沒豬的豬圈關著,你把筐給人家還回去吧,然后在外面轉轉,等你回來就有好喝的了。”宋墨玉進廚房前吩咐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