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糯米飯夠買兩碗半的飯了。小掌柜你是不是標錯價錢了,還是拿我們哥幾個開涮呢。”有人不滿。
宋墨玉也不辯駁,她白皙柔嫩的手輕輕掀開了荷葉的一角,露出里頭糯米飯金黃的色澤“金銀財寶是沒有加。整顆咸蛋黃、脆哨、花生碎、干豆腐丁這里頭可都包著呢。不瞞各位,這荷香糯米飯我一共只包了八只。只因為成本太高,賣十文錢我也沒得賺什么。”
清晨溫暖和煦的晨光照耀在這糯米飯上頭,竟就叫人移不開眼睛了。他們鼻尖聳動,仿佛已經能聞到糯米飯掰開后那誘人的香氣。。
哪怕宋墨玉說的咸蛋黃、脆哨都不是什么便宜的食材,但還有幾人在說著貴。那位拿食盒的人卻咬咬牙又掏出一十個銅板,來兩個,一個勞煩幫我打包,一個我現吃。”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宋墨玉眼睛一瞟過了一遍錢后放進錢箱里,轉手把先前掀開一角這個糯米飯遞過去“您拿好。”
這人接過糯米飯就急急忙忙站到一旁,兩眼好似看什么情人一般,大嘴一張咬了下去。其他沒買的人眼睛都一眨不眨地盯著這人,想從他的反應里看看這么貴的吃食到底是個什么滋味。
宋墨玉在旁邊站著嘴角微微上揚,也在等著這位食客的反應。
為了做這糯米飯,宋墨玉廢了不少功夫。糯米要提前一個晚上浸泡,然后蒸小半個時辰蒸熟后,加入豬油、醬油攪拌后繼續蒸。
里頭用到的脆哨,是先把比較肥的五花肉切成小拇指大小的小丁。鍋里加水后加入肥豬肉丁,開中火把豬油熬出來,依次放醪糟水和鹽慢慢翻炒。撈出來的油還可以炒飯拌面吃,而剩下的這些肥肉丁就變成了美味的脆哨。
因為這里沒有錫紙也沒有塑料膜,宋墨玉便去采了一些新鮮荷葉洗干凈,一張荷葉上盛一勺糯米飯打底,先鋪一層油辣椒,然后填入脆哨、干豆腐丁、花生碎,還有一整顆的咸蛋黃,最后灑一些蔥花、滴入幾滴香油點綴,再填一勺糯米飯壓一壓。把它卷起來后,一個有模有樣的荷香手包糯米飯便做好了。
外表是青翠的荷葉,散發著荷葉的清香,揭開卻內有乾坤,飽滿豐富。
人人都等著這人的評價,可他卻好似忘了身在何處,眼里心里都只有手里的糯米飯,只顧著狼吞虎咽。偶爾掉出來一粒脆哨彈到荷葉邊上,也被他及時發現用手捻回去吃了。
等到他回過神來,手里老大一個的糯米飯已經只剩下兩張荷葉。荷葉上還有點點油漬和辣椒末。
這人忍不住打了一個大大的飽嗝。
“您還好嗎”宋墨玉忍不住有點擔心,這人吃得這般快,就跟怕別人搶似的,別回頭在她這攤子上噎出毛病了。看來下回她不僅得增加飯食的菜品,還要考慮帶些茶水和甜飲賣。雖然成本會增加些,可盈利也就多了。
這人許是吃飽了,抹了抹嘴哈哈大笑“小掌柜,再來一個罷。我帶回去給我媳婦也嘗嘗。”
眨眼間,宋墨玉的手包糯米飯便只剩下五個。
就在這人剛才吃的時候,也有不少書院學子過來了。見狀有的學子趕忙和同窗好友合買了一份糯米飯,坐在一旁分食。邊吃邊朝宋墨玉喊道“小宋掌柜,我們就知道你做的東西哪有不好吃的里頭這么多料,十文錢是真不貴了”
有了學子的無償“廣告”,宋墨玉的糯米飯很快便又賣出去幾個,只剩下最后一只。
其他家庭條件一般的學子,更多的是選擇木桶飯。畢竟那是實打實的份量,吃飽了才好讀書呢。當然也有些嘴饞卻沒錢的人安慰自己,糯米吃多了不克化,不買為好不買為好。
宋墨玉每天都會算一算人流量。她發現除了那些實在認準她家的老客戶外,還是有一部分人被新擺的“竹桶飯”吸引了。
錢嬸的聲音幾乎沒有停過“賣竹桶飯了香噴噴的竹桶飯自家做的,好吃又不貴有葷有素,四個菜任選,來看看吧”
話術幾乎復刻了宋墨玉的,只是略有不同。
宋墨玉的木桶飯,葷素各選其一。錢嬸的卻是四個菜任選其一。她就不怕有的人只選葷菜嗎
宋墨玉想不通也不愿想,只默默守著自己的小攤迎來送往。